
A股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已逐步进入磨底阶段,现在各大股指基本上处于历史较低的水平,据统计数据发现,截至目前,A股整体估值回归至13.34倍,上证50指数整体估值为9.16倍,而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展望2018年11月份,A股能否开启一轮反弹走势?
对此,西南证券表示,在“政策底”出现之后,A股的底部正在不断夯实之中。当前的反弹虽然有所波折,但渐进式的反弹方式亦是市场见底的必由之路,当以平常心待之。从历史上看,无论是2005年、2008年、2013年或者是2016年的见底反弹,从未有过一蹴而就的过程,市场在见底上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进三退二、甚至是二次探底的状况。因此当前市场的轻微回调,乃是一种正常现象。
光大证券认为,三季度磨底,四季度有望出现转机。在结构性“松信用、松货币、宽财政”三发“子弹”的作用下,社融和基建数据有望在四季度出现企稳、甚至反弹;在择时方面,长线资金当下即可以考虑布局;对于其他资金,调整时间的长度和估值高低均不是买进加仓的理由,应见机行事。
对于近期不断释放政策利好消息的背景下,东莞证券表示,从市场环境来看,稳增长政策如降费减税有望逐步发力,央行持续降准有望给市场带来增量资金,而A股国际化进程加快有望吸引海外资金流入,将对市场带来积极作用。因此,对市场行情的判断,略偏谨慎乐观。虽然面临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但国内经济稳增长意愿增强,积极财政政策有望持续发力,货币政策也持续微调,加上海外资金配置作用的逐步显现,预计市场有望逐步迎来震荡修复机会。
广发证券则表示,A股整体估值仍处长期底部,日历效应表明年底风险偏好下降,资金流动性承压,结合海外资金持续稳定流入大盘蓝筹股,外围因素不确定性较大。
银行等三行业受宠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统计发现,近30日内共有164只个股被机构联袂推荐,机构看好评级家数均在10家及以上。进一步梳理发现,机构联袂推荐的个股主要扎堆在银行、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三行业,涉及个股数量分别为7只、7只、4只,占行业内成分股总数比例分别达到25.00%、7.78%、6.56%。
对于银行板块的后市投资策略,申万宏源证券表示,基本面持续向好,息差企稳、不良资产改善的核心逻辑是银行投资的第一驱动力,在上市银行三季报中进一步得到验证。宏观层面来看,四季度社融增速有望逐步趋稳,修复投资者悲观预期从而缓解压制银行估值的负面因素;监管层面,理财新规落地未来监管对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冲击边际趋缓;基本面来看,“宽货币”环境对贷款利率的传导存在时滞,叠加当前信贷需求并不弱以及部分银行贷款重定价仍未完成,全年银行贷款收益率仍有保障;资产质量方面,部分银行今年重在消化存量不良包袱,行业不良先行指标均处在改善通道。四季度选股基于年初提出的“龙头搭台、拐点唱戏”选股策略再提出“财务余量”的辅助维度,财务余量更大的银行有利于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实锤业绩拐点:首选上海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龙头银行推荐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宁波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