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市场新闻 > 正文
A股连续迎来巨型独角兽 炒新热潮再度升温
2018-6-4 10:00:27 作者:jincvip  次阅读 分享到:

从这些独角兽新股来看,本身质地优良。如宁德时代,2016年占据中国动力电池销售额第一、销量第二、全球销量第三,2017年其动力电池系统销量排名全球第一;药明康德被业内誉为国内医药“阿里”,公司是最全面和最具研发实力的小分子化学药物发现、研发及开发一体化服务平台之一,是中国规模最大,全球排名前列的小分子医药研发服务企业。工业富联更不用多讲,根据IDC数据库统计,2016年在服务器与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电信设备制造市场产值中,该公司营业额占全球总产值比例分别超过40%、30%、20%,市场占比居于领先地位。事实上,在工业富联尚未在A股上市之际,一些“富士康”概念股已引发资金热炒。

申万宏源研究报告指出,新股中新经济业绩领先优势持续扩大,较高研发支出比例保障增长动力。参考证监会提出的七大新经济行业,从全部A股中初步筛选出约647家七大新经济行业上市公司,其中2017年上市新股中有51只。2017年上市新经济企业营收、扣非后归母净利增速和ROE增速均大幅领先于非新经济产业企业,2018年一季度领先优势有持续扩大之势,且2017年上市新股中新经济企业以上三个业绩指标增速也都显著优于全部A股中新经济企业。

“下半年次新股板块将是新经济政策直接受益的板块。次新股将成为独角兽公司密度最大的板块,带来不可忽视的投资机会。”华泰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如果说2017年市场的主线是寻找确定性,那么2018年无疑要拥抱新经济和独角兽。今年以来关于新经济、独角兽的政策转向是A股市场重获活力的起点,由此发生的制度性变革将产生深远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在资本市场服务优质创新企业的政策导向以及IPO堰塞湖加速退潮、新一届发审委严把IPO审批闸口的背景下,2018年前四个月新上市企业的盈利水平整体明显提高,建议关注上市新股中优质新经济行业企业,但仍需警惕因上市前业绩透支以及上市后成本费用率提升等原因带来的变脸风险。

炒新逻辑嬗变

随着独角兽队伍陆续扩大,次新股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好公司”数量变多,炒新模式和逻辑正在发生变化。

“我们在选择次新股时,注重六方面:第一,盘子要小;第二,在10个涨停板以内开板最佳;第三,价格在50元以内为佳;第四,有题材有故事;第五,要分散投资;第六,做好止损。由于次新股盘子普遍较小,拉升股价所需资金较少,很多次新股流通市值在20亿元以下,实力较强的一家或几家机构就有能力实现股价拉升。只要把握以上几个要点,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把握次新股机会。”一家私募人士透露了他们的“炒新”秘诀。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下半年次新股走牛的逻辑将不同于2016年的次新股牛市。2016年的炒新逻辑在于追求β,在对手盘少、市值小的板块用较少的资金撬动较大的涨幅。而2018年下半年次新股板块的逻辑是追求α,独角兽公司的资产质量和成长性高,上市更有可能是独角兽公司二次成长的起点。“新经济带来次新股板块整体投资机会。次新股短期内将成为独角兽或新经济公司集中板块。优质公司上市将使得次新股具备新经济属性,增强对资金的吸引力。次新股投资是制度性主题投资的一个分支,其定价分歧存在的根源在于目前A股新股控价发行模式造成的一二级市场价差。高成长与低估值难兼得,次新股选股更应该寻找潜在龙头。”

“独角兽的出现对次新股而言就是一座‘金矿’。独角兽增多之后,对于次新股的操作模式可能出现一些变化,将不同于此前纯粹讲故事,然后搞资金拉抬的方式,更多会从基本面考虑。不过,基于次新股本身大起大落的特点,普通投资者还是要注意其中的风险。”前述广州私募人举例称,A股早前上市的独角兽华大基因在开板之后,股价上涨幅度超过100%,但现在其股价一直不温不火,目前距离股价最高点“缩水”超四成。

对于炒作次新股尤其是涉及独角兽概念的风险,科创新源在公告中明确指出:“公司市盈率水平较高,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公司静态市盈率为77.29倍,滚动市盈率为88.39倍,市盈率水平显著高于橡胶与塑料制品行业市盈率。公司再次提醒投资者,在投资本公司股票时可能因股价波动而遭受损失。”

相关内容:
5月份上证指数微涨0.43%,指数虽波澜不惊但场内活跃资金并不沉寂,主题投资迎来小高潮。...
2018-6-4 9:58:01
6月1日,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记者了解到,多家量化私募已推出MSCI相关指数产品,擅长主...
2018-6-4 9:53:32
在融资租赁公司监管划转至银保监会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投资设立租赁公司毫无意外提速。统...
2018-6-4 9:51:49
最近,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落,沪指两周下跌近4%,一度创出年内新低,沪深两市呈现出少有...
2018-6-4 9:48:06
根据沪深交易所的安排,本周沪深两市共有40家公司的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解禁股数共计42...
2018-6-4 9:43:07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