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经历了过去几年增速放缓、不良高企的尴尬之后,银行业迎来业绩大回暖。用数据把脉26家上市银行业绩,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2017年,26家上市银行合计营收38782亿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合计13949亿元,同比增长4.91%。同时,各家上市银行均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在监管压缩同业规模的背景下,零售资产平均收益高于对公资产,多数上市银行将零售业务作为侧重点,而信用卡更是消费金融“跑马圈地”的急先锋。
高达23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同比降低。随着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上市银行拨备压力减缓并反哺利润增速。
一波亮眼的成绩单,昭示着商业银行正在迎来“好日子”。
截至目前,26家A股上市银行已经悉数披露年报。从赚钱能力来看,整体营收与净利润增幅均有回升。
数据显示,26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8782亿元,同比增长2.7%,同比增加近两个百分点;净利润合计13949亿元,同比增长4.91%,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各家上市银行均实现正增长。
此前让银行头痛的不良贷款指标同样有所改善,除了浦发、华夏和民生以外,其余23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同比降低。
可以看出,上市银行正在走出2016年的低谷。向来是A股赚钱超级英雄的银行在2017年上演“复苏者”联盟,各自在优势业务中开花结果:五大行息差企稳,犹如一支坚定不移的“美队”,是联盟的灵魂;股份制银行突击零售转型,玩转科技,堪称最受欢迎的“钢铁侠”;城商行深耕本地,是护卫阿斯加德的“雷神”。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息差回升及拨备反哺利润,预计2018年上市银行整体业绩将继续向好。
26家上市银行豪赚1.4万亿
去年,A股上市银行一扫前几年阴霾,共计实现净利润近1.4万亿元。城商行、农商行次新股一马当先,净利润增幅喜人;股份制银行早期布局零售业务进入收获期;国有大行息差回稳,增幅同样不俗。
具体来看,营业收入方面,2017年共有11家上市银行营收超过1000亿元。其中,工商银行以7265亿元位列第一,持续保持“宇宙大行”荣光;招商银行、北京银行和常熟银行分列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营业收入的首位。净利润方面,工商银行以2861亿元排名第一,四大国有行均超过千亿元;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净利润规模超过500亿元。
近两年,城商行、农商行成为上市银行营收、净利润增速的主力军。数据显示,贵阳银行、成都银行、吴江银行、无锡银行和常熟银行营收突破10%;11家城商行和农商行净利润增幅超过10%,其中,迎来上市后首份年报的成都银行最为惊艳,净利润增幅超过五成。
对于业绩向好的原因,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主要受益于存款支撑下的规模增长、投资结构的配置优化,随着资产质量逐步改善,成都银行信贷成本也有所下降。
“2017年非利息收入占比由上年的12.9%提升至22.7%。本行着力优化并改善收入结构,受益于非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投资的增长,2017年非利息收入占比实现较快提升。”成都银行方面表示,收入结构显著改善对该行业绩增长功不可没。
净利润增幅超过20%的常熟银行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该行全年盈利高增的主要贡献来自于规模增长和拨备计提压力下降。截至2017年末,该行资产总额1458亿元,同比增幅12%。同时,在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之下,拨备计提压力转降,拨备压力减缓,拨备反哺利润使得利润增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