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全国“煤改气”、“禁煤区”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的强力推进,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价格也随之暴涨,牵动产业链相关公司。近日,多家公司回应对业务影响情况,称LNG价格上涨对公司业绩有利好影响。
多部委破题天然气供应瓶颈
11月份以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全国“煤改气”、“禁煤区”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的强力推进,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供需矛盾突出,目前全国日用气量缺口达4000万立方米。国内天然气价格也随之暴涨,LNG(液化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扬。液化天然气(LNG)价格自9月份以来持续拉涨,11月下旬部分地区报价更达8000元/吨,突破历史高点。内蒙古当前市场报价在7700元/吨到8000元/吨,陕西报价也在每吨7500元左右。数据显示,日前我国液化天然气出厂价格短期大幅上涨,12月1日甚至创出9400元/吨历史最高挂牌价,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0月末这一产品的市场价仅为4337元/吨。
天然气价格上涨引起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的高度重视。近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商务部重拳出击,LNG价格才开始应声而落。根据行业机构卓创的数据显示,在12月4日创下7244元/吨的高点之后,LNG价格开始出现小幅回落,12月7日,全国LNG标杆价格下跌至7121元/吨。
此次“气荒”,部分因为“煤改气”快速推进超出预期,部分地区出现天然气供应不足,目前价格大涨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南方省份市场较为稳定;另一方面也因为近年天然气消费量整体上涨。据三大石油公司上报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天然气总缺口超过113亿方。
《投资快报》记者注意到,气价“呼呼”上涨,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则大幅拉升。12月份以来,广汇能源(600256)累计上涨了16.13%,云南能投(002053)累计上涨了11.33%。
天然气需求持续提升
天然气相对清洁的属性确实令这一能源开始向人们的日常生活、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领域加速渗透,各地市场需求持续提升。国家能源局曾发布文章表示,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能源绿色转型日益迫切,这需要大幅提高天然气占比。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等13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明确了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清洁消费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据国家发改委统计,今年1-10月我国天然气产量12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2%;天然气进口量722亿立方米,增长27.5%;天然气消费量1865亿立方米,增长18.7%。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介绍,随着我国天然气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口天然气已经成为我国天然气供应的重要来源之一。根据海关统计,今年1-10月我国天然气进口5416.5万吨,同比增长了24.9%。其中,气态天然气2507.3万吨,同比增长5.9%;液化天然气2909.2万吨,创下了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7.7%。
天然气消费量的增加也见证了各地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北京为例,北京统计年鉴公布数据显示,在2010-2016年间,北京的能源消费总量从6359.5万吨标准煤涨至6961.7万吨标准煤,其中煤品消费的占比从29.6%下降至9.8%,降幅超过六成,而天然气消费所占比重却一路从14.6%增至31.7%,增幅也达到了五成左右。
多家公司回应对业务影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