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投资理财 >> 正文
评测:银行理财产品有风险吗?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7-6-23 13:58:33 点击数:
分享到:

昨天一银行客户经理卷钱的新闻,相信大家都看了,这些圈钱事件中有十余个受害者多为老年人,其中还有两位因不堪打击而去世的,看到这里,那些追求高收益的朋友不仅要反思了,还有没有靠谱的理财公司呢,在这里,小编要提醒各位,靠谱的理财公司是有,但是投资者更要擦亮眼睛,追求益率高是一回事,另外,我们更要了解更多的理财知识,不要随便给别人忽悠了。

071a4a44ea9c4e3bab306a54b8c35bc8_th.jpg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银行理财的文章,给大家介绍介绍银行理财中的那些理财骗局,希望有助于大家“排雷”

地雷一:“安全产品”并不安全

银行理财产品如果简单分类的话,可以分为保本类和非保本类。保本类理财产品亏损本金的风险是由银行承担,非保本类理财产品的风险则是由客户承担。

“安全产品”并不安全

非保本类理财产品也分风险等级。在实践中,大多数银行工作人员宣称的安全产品其实都是非保本类的,虽然非保本类理财并非意味着风险,但是如果你要追求本金绝对安全的话,那还是保本类更好。当然你这也意味着你可能需要牺牲一定的收益。确认保本类理财又一个要点就是产品说明书上明确注明“保本”二字。

案例:招商银行曾发布过一款理财产品 “金葵花8126”,这款理财投资的是基金和国债。投资者杨先生在2007年年底,在招商银行办理业务时,用30万元的积蓄购买了该理财产品,在询问银行工作人员有无风险时,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不用担心。没想到两年之后没有赢利反而亏损百分之三十多,银行当时承诺采取措施补偿,建议延期一年,可延期一年后,仍然亏了8万多元。

杨先生所买的招商银行理财就是非保本类的理财。因为在购买所有银行理财的时候都会誊抄“本人已经阅读上述风险提示,充分了解并清楚知晓本产品的风险,愿意承担相关风险”类似的风险条款,所以在出现风险时,往往是客户自己埋单,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

地雷二:预期收益达不到

银行中大多数理财产品几乎都承诺的是预期收益,所谓的预期收益就像是水中月镜中花,只是一个美丽的幻想,至于真正到期后的收益怎样那就不得而知了。小伙伴们可以仔细看看购买理财的产品说明书,预期收益率是不会写上去的,这样银行是不保证完全达到预期收益的。

预期收益达不到

实践中,一般情况下结构性理财产品(投资产品涉及固定收益类与金融衍生品)达不到最高预期收益的情况较多,非结构性的理财产品(投资产品一般为固定收益类产品)则出现情况较少。

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需要认真浏览“基础资产的管理和构成”部分,如果出现金融衍生品则为结构性理财产品,或者在最终购买录音录像时直接询问银行工作人员是否为结构性理财,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工作人员一般不会撒谎。

案例:农业银行在2015年发行的“金钥匙?如意2015年第75期沪深300指数期末看涨连续型人民币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最高预期收益为12%,实际收益仅为1%。招商银行在2015年发行的“焦点联动系列之黄金表现联动非保本理财计划”(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为6%,实际收益为4.69%。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