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期货 >> 国债期货 >> 正文
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年内或落地 热情过后却是利空?
作者:tangyuan 更新时间:2017-6-22 11:38:58 点击数:
分享到: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再次提出推进商业银行参与期货市场,为市场带来无限遐想。有消息人士称,目前证监会同相关部门磋商协调进度较好,年内落地可能性较大,率先向商业银行开放的将是国债期货市场。商业银行与期货公司均对此抱有极大热情。

目前,监管层关注的重点在于商业银行未来将使用那部分资金进入相关市场——自营资金或托管资金?而就未来可能出现的具体规则,业内人士也莫衷一是。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正式落地后,中期或将产生利空效应。

有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告诉华尔街见闻,目前监管部门之间正在就此事磋商协调,进展较好。“证监会在推动银监会和央行讨论磋商这个问题,已经推了5年,听说今年会落地。国债期货夺走了现券的定价权,一直是期货市场引领现货市场,现在银监会已经接受这一点了。”

就目前市场,无论是商业银行与期货公司均国债期货市场的开放抱有极大期待。

某五大行固收部人士对华尔街见闻表示,对国债期货有非常大的需求,日平均持仓量的需求接近千亿人民币。

“十年期、五年期的对冲需求很大,我现在不敢持十年期的券,不敢给客户报价,就是因为没有十年期国债期货去对冲。我们现在是盼着出文件。”他说:“这么多年不让我们玩,也是过分。”

“国债期货存在对冲作用,对其他利率债甚至信用债的波动,也会有一定的对冲作用。如果说国债的收益率往上走,信用债肯定也往上走,这时你要是做空国债,肯定能对冲掉所持有的债券的利率上行风险。”一位城商行人士对华尔街见闻表示。

期货公司则更加欢迎新资金的注入。

“我们多了一块大蛋糕,一定会积极拓展自己的客户,重点在于城商行、农商行这些中小银行。大银行肯定是更优质的客户,但对于期货公司而言竞争更加激烈,应该会先从中小银行去下手。”一位期货公司固收部负责人对华尔街见闻表示表示。

他并称,体量较大的券商系期货公司会更有优势,“因为可以利益互换,银行可以把国债期货套息保值的业务放在期货公司,券商系期货公司则可以把母公司的资管产品托管放在银行。”

他同时指出,如果开放,部委间的职责划分值得关注,因为期货产品归证监会监管,而投资主体归银监会主管。“中小银行拿着几千亿的债,大行则能拿上万亿的债,国债期货每天对冲也就几百手,对应约几十亿的规模。银行的需求量很大,交易所现在可能放不下这么大的量。“

而就未来是否会开放其余商品期货种类,多数银行间人士均认为,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初期对商业银行放开的可能仅仅是国债期货市场,商品种类短期内或将无法开放,风险过大,且银行端也没有相关需求。

“商品期货不懂啊,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中小银行能玩转现在的就不错了,要不进去就得被骗。”一位农商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笑道。

自有资金还是受托资金?

目前,监管层较为关注的重点,是商业银行使用哪部分资金进入相关市场。

有监管层人士告诉华尔街见闻,该政策未来实施值得关注的重点,在于商业银行是使用自有资金还是受托资金来做这部分业务(受托资金可以是银行的理财资金,或者是险资)。“自有资金和受托资金接受监管的模式肯定是不同的。”

前述国有大行人士认为,最终落地的文件必然要求银行以自有资金进入相关领域。“所有的国债期货的交易是为了对冲银行自持的债券头寸的风险。未来的限制点可能是商业银行是否可以以纯投机的目的进入期货市场,这个恐怕不太可能。”

而期货公司层面,则认为未来或将以托管资金为主导。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