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于地方政府的资金一半来源于土地财政,如果现进行宏观调控,2017年土地财政的收入可能会快速下降,那么地方政府的融资来源主要靠政府债务发行,因此2017年财政赤字安排上中央应该承担更大的财政支出责任,从而降低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实现稳增长的目标。二是货币政策方面,将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从量上来说2017年降低准备金率仍存在较大空间,因为基础货币的投放在持续收缩。
2017年央行可能不会降息,虽然对于企业而言融资成本较高,但这是金融渠道的问题而非融资成本的问题。由于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在上升、美元进入加息通道、人民币汇率贬值等原因,制约了降息的空间。现在中国国债的收益率和美国国债收益率之差在快速收窄。
特朗普当选之前,中国国债的收益率是2.7%,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是1.8%左右,现在利差已收窄至50个bp左右,近期无风险收益率的快速上升,对中国的利率定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且国债利率提升以后,企业的融资成本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这是受制于外部政策的影响。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改革,十八大之后,包括土地,财政,国有企业的改革都在稳步推进,只有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可能实现中长期的增长目标。
五、甘肃经济:抓住机遇、金融助力
中国地理学家描述了一条线,叫胡焕庸线。以这条线的角度而言,包括甘肃在内的西部地区发展的空间或相对资源禀赋等方面相对有限,但从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来看,无形之中拉大了西北地区的战略腹地,对甘肃省而言是重要的发展契机,也给当地的金融机构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我认为,甘肃的经济金融结构存在“三高三少”的特征,一是国企占比高、民企占比少;二是传统产业占比高,新兴产业占比少;三是信贷间接融资占比高,股权等直接融资占比少。因此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支持甘肃经济发展。
一是发展多层次金融体系,加快民营银行、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甘肃省的资本市场和银行都需要多层次,除了国有的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之外,下阶段要建立本地的民营银行,民营银行可以很好的服务中小企业,一定程度上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当前,银面临很多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银监会允许一个省可以设立2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开展转让,转包等业务,甘肃省在这方面发展空间比较大,可以丰富金融业的生态环境。
第二,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国资证券化比重,解决甘肃省的财力问题和流动性问题。
第三,加快PPP项目实施,推进资产证券化。甘肃的PPP项目数量很大,并且前期投入非常大,但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这些项目落地实施以后,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增加这些资产的流动性,例如公路、垃圾发电处理等,可以通过质押证券化的方式转移出来,再吸引新的资金投进去。
第四,探索投贷联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探索股权市场,现在证监会鼓励对落后地区进行IPO,西藏等地区引入了很多新三板公司,甘肃也可以借助政策上的优势,引入一些新三板的公司和创新型的企业,同时商业银行业可以探索投贷的模式,把新兴产业尽快的促进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