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大盘分析 >> 正文
港股通规模效应显现 南下资金净增4500亿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7-6-9 10:12:07 点击数:
分享到:

一些迹象显示,深圳河两岸股票市场原有的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自沪港通、深港通开通后,伴随着两地资金的对流以及香港市场近期表现远强于A股市场的背景下,大量资金南下的规模效应得到了显现。

第一财经获悉,截至目前,通过港股通净流入港股的资金规模累计超过了4500亿元,这些买盘一方面起到了令相关个股上涨、让AH股溢价率有所收敛的“功效”,另一方面也体现在看好优质港股的投资者不惜重金成了港股公司的重要股东。

资金南下潮

最近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在外围市场集体向好的大环境中,港股市场表现可圈可点。截至6月8日,香港恒生指数今年以来上涨了18.47%。与之相对,A股市场明显颓势,尽管在一些大盘蓝筹的带动下上证综指同期取得1.5%的正收益,但中小盘股“跌跌”不休,创业板指数整体下跌8.53%。

A股弱市、港股向好的差异,致使批量资金南下,其方式多样化,比如直接开通港股账户、借助QDII额度投资港股资管产品、港股通等,但在业内看来,投资港股最为主流的方式莫过于通过港股通,目前大批散户和机构投资者都倾向于这一路径。自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以来,南下资金正在源源不断地流入港股市场,其净买入的额度远超北上资金。截至6月7日通过沪港通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4140.06亿元,深港通南下累计净流入373.44亿元,港股通累计净流入超过了4500亿元,这一数字是北上资金额的两倍。

4500亿增量资金一定程度上缘于两地市况的变化。沪港通开通伊始,正值A股市场牛市启动、港股市场窄幅震荡,彼时A股市场更易受到资金青睐,北上成为沪港通的“主旋律”。半年后,随着A股牛市泡沫破裂,南下资金需求陡增。在2015年12月南下资金超过北上资金后其净流入额稳步增加,累计使用已超过3000亿元,相比之下北上资金额度则很平稳。

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几位业内人士看来,南下资金的增多是多因素共振的结果,但主要原因为艰难的市场环境以及与之同时发生的人民币贬值,市场避险情绪异常。长江证券分析师张宇生称,2015年8月11日汇改之后,人民币持续贬值,几乎同时,南下资金开始活跃,快速增长。2016年8月,南下资金总额告急,其使用量已接近原始总额度2500亿元。此后取消总额度,南下资金进一步涌入香港市场。

沪港通开通一年后,深港通于2016年12月5日正式通车,这为内地资金新开辟了一条投资香港中小盘股票的道路。海通证券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称,2016年8月16日李克强总理宣布《深港通实施方案》批准后,南下资金累计额增长明显加快。中国内地占港股外地投资者交易额的比重逐渐增加,根据港交所最新披露数据截至2015年为22%,相较沪港通开通前2014年的13%的比重大幅上升9个百分点。南下资金港股月均成交额占比自沪港通开通以后逐步增加,特别是2015年10月以后增加明显变快,截至2017年5月已达3.11%。

张宇生称,南下资金对港股市场的影响更为显著。从交易额占比来看,北上资金占比一直比较稳定,在2%左右,而南下资金占比则不断在提升,近期上行至10%左右。与此同时,在香港市场上内地投资者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显著提高。据长江证券统计,截至目前,香港市场中50.3%的交易者为外地投资者,以英国、美国和中国内地三者为主,其中中国内地的占比自沪港通开通以后快速由2014年的13.1%上升至2015年的21.89%,保守预计2016年该占比已达30%。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