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闻速递】
1、新股发行六大变化新股发审明确放缓。在新股批文下发数量减半之后,IPO发审的节奏悄然减慢,本周仅有8家企业登上了发审会,较此前单周14、15家左右的上会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发审节奏明显放缓。六月的IPO发审通过率仅为69%,创下年内新低。评:从发行批文下发放缓,到审核节奏减慢,监管层在有意调节新股供给,以释放稳定市场的信心,安抚投资者情绪,但是IPO发审节奏不会暂停。
2、证券时报:保持定力咬定市场化改革不放松。证券时报社评认为,考察A股历史上发生的9次IPO暂停,从来没有哪次暂停改变了市场趋势,而且每一次从暂停到重新开闸,都煞费苦心。每一次股市持续低迷,主要跟基本面疲软无力支撑高估值有关,所以往往要等这些因素改善之后,行情才会出现真正转机。评:历史上A股IPO九次暂停后,有7次见底回升,2次延续下跌。而在当前IPO严重供给过剩的大背景下,IPO暂停对股市提振作用或将有更大。
3、白马股续创新高投资者面临两难抉择。6月8日,沪深两市再度分化,白马股成为8日两市一大亮点。伊利股份、中国平安等白马股再创新高,持续受资金追捧。但中小创继续萎靡,投资者面临追捧白马股还是跟进中小创的两难抉择。评:雄安概念股及上证50已经成为资金的黑洞,如果雄安概念不倒,上证50不创天量,市场风格很难切换。投资者只能顺势而为。
4、深交所:增持倡议书应披露员工薪酬与资金来源。深交所有关部门通知要求,公司应当披露增持主体、增持期限、兜底条款等具体内容;公司应当披露截至公告日上市公司的在职员工数量、结构和平均薪酬;公司应当披露员工购买公司股票的资金来源以及取得相关股份的表决权归属等。评:兜底式增持中的资金来源必须进行穿透式监管,否则兜底式增持将成为大股东维持股价的新套路。
5、第一家ST公司发兜底增持公告 *ST德力董事长倡议员工及供应商增持。*ST德力董事长倡议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体员工和公司的销售商、供应商积极买入*ST德力股票。若因增持产生的亏损,由本人予以补偿;收益则归增持人所有。评:*ST德力实控人部分质押股票有触碰平仓线的风险,这种蹭热点且毫无基本面支撑的公司,投资者要谨慎。
6、定增机构大撤退 A股急觅产业资本入场救火。减持新规发布后,一场“急觅”产业资本的风暴正在席卷A股市场。一级市场上,部分上市公司正在紧张寻求产业资本顶替撤退的机构,来确保定增顺利完成;二级市场上,减持改增持,寻求借助产业资本力量来维护股价的公司也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对产业资本的“渴求”有望重塑A股格局。评:业内人士指出,在内外需求增大情况下,周期相对稳定、更重价值投资的产业资本或加速进场,成为推动A股企稳上行的重要力量。
7、珠海港:股价异动无应披露而未披露事项。珠海港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1.27%,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经公司核查,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评:珠海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龙头股,已经二连板,对于整个板块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如果成功3板,后市或将走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