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独家观点 >> 正文
中国制造2025首批配套工程发布:中国制造2025概念股一览
作者:tangyuan 更新时间:2016-8-21 10:46:38 点击数:
分享到:

新时达:机器人业务转型逐步完成,协同效应开始显现

新时达 002527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刘晓波 撰写日期:2016-04-26

事件:

公司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5.07亿元,同比增长15.4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90亿元,同比下降6.71%,EPS为0.32元,同时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元。2016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6.7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800万元,同比增长5.04%。

点评:

公司电梯控制系统业务受整体电梯行业下滑因素的影响,在15年略有下降,预计16年也将承受一定压力。不过公司机器人业务出现了快速增长,15年贡献收入3.5亿元,占比达到23.30%。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15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2257台,公司机器人本体及控驱系统产品销售超过2300台,占到了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的10%。公司2016年目标销售4000台,将占比提升至15%左右。在研发投入上,公司15年投入1.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9.21%,同比增加了1.55个百分点,彰显出公司对于研发的重视,以及掌握核心技术的决心。受电梯业务下滑的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出现了下滑,随着16年二季度会通科技的并表,加上公司电梯业务主要贡献体现在二三季度,我们看好全年公司的业绩表现。

三大收购标的协同效应开始显现:

公司从14年起陆续收购了众为兴、晓奥享荣、会通科技三大公司。目前众为兴发展稳定,15年略微超过完成承诺业绩,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上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晓奥享荣订单饱和,并逐步开始替换使用新时达供应的机器人本体,打造全新的汽车自动化生产线。会通科技已经开始向新时达供应伺服电机等机器人零部件,双方合作愈加紧密。总体来看,三大收购标的和新时达机器人子公司协同效应逐步显现,合作不断深入。我们认为,在新时达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下,上下游通道变得更加顺畅,随着未来行业整合集中度提升,公司将成为行业龙头企业。

目标价22.80元,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增发后股本增加至6.45亿股,会通科技并表后9个月,预计2016~2018年EPS分别为0.46元,0.62元,0.7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梯业务业绩下滑过快的风险。

亚威股份:新增订单稳中有升,业绩向好预期强烈

  亚威股份 002559

研究机构:国联证券 分析师:马松 撰写日期:2016-04-28

事件:亚威股份(002559.SZ)发布2016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下降14.75%;实现归母净利润1,641.08万元,同比下降12.10%;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4元,同比下降20%。

点评:

一季度业绩承压,寒冬即将过去。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641.08万元,同比下降12.10%;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531.67万元,同比下降70.05%,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政府补助的1,418.62万元。分产品看,数控转塔冲床、数控折剪机床等受下游需求疲软拖累,增速有所放缓。另一方面,激光切割机床需求持续攀升,公司2015年实现相关产品订单同比增长达3.5倍,16年该势头有望继续保持。一季度业绩不达预期为去年下半年公司新增订单有所下降的滞后现象,16年订单情况已有所好转,16年后期业绩向好预期强烈。

激光切割设备增速喜人,与无锡创科源协同效应良好。母公司主要产品为二维激光切割机床,创科源以三维激光切割设备的生产与销售为主,可最大化实现柔性加工,大幅提高切割的精度以及工作效率。创科源产品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客户包括宇通客车、长城汽车等,可代替传统模具冲压工艺。创科源2016年业绩承诺为扣非归母净利润1,800万元,为母公司业绩提供安全垫。

机器人业务向好,业绩或将成倍增长。2014年,公司与KUKA子公司REIS签订合作协议,获取REIS线性机器人与水平多关节机器人本体生产的技术许可,公司持有亚威徕斯机器人51%股权。作为技术引进平台,亚威徕斯机器人已完成样机生产,2015年累计在手订单1,200万元,预计2016年将成倍增长。

股权激励彰显管理层信心,解锁难度适当。公司于2月23日公告拟推出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解锁条件为以2015年为基期,2016年~2018年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0%、20%以及30%。公司基于在中高端数控机床多年的技术与销售渠道的积累,正积极打通工业机器人各产业链,看好公司向高端智能装备领域的转型。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积极转型高端、智能、自动化产品领域,激光加工设备与工业机器人有望于2016年加大利润贡献力度,预计2016-2018年EPS分别为0.21元、0.24元、0.26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69.85倍、62.90倍、56.0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工业机器人增速不达预期;2、高端数控机床需求端疲软;3、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上升。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