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上市公司 >> 正文
金刚玻璃重组被否不言败
作者:lushumei 更新时间:2016-8-12 9:23:16 点击数:
分享到:

就是这家成立距重组仅有两年多的公司,OMG新加坡承诺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净利润约为2.88亿元、3.2亿元及3.51亿元。

最终,证监会以“标的公司盈利预测可实现性及评估参数预测合理性披露不充分”将金刚玻璃重组方案否决。

上述并购人士指出,“另外,金刚玻璃也涉及规避借壳,而不能借壳是创业板的铁律,如果金刚玻璃此类方案能够走通,那么后续也会有效仿者。”

值得注意的是,上会前夕,金刚玻璃公告了长达300多页的证监会反馈意见回复稿,其中就回答了“是否规避重组上市”的问题。

一二级联动打法“摔跤”

从成为金刚玻璃第二大股东直到第一大股东,并且通过并购重组把手中的OMG新加坡注入到上市公司,罗伟广的手法其实是PE界的高阶打法:一二级联动,这类模式兴起于2014年,不过由于对PE实力要求极高,因此更多的做法是举牌上市公司然后介绍资产或者是联合设立并购基金。

不过,随着监管层对“PE+上市公司”、资本系或合伙企业入主上市公司等热点题材保持高度敏感,这类模式也遭遇政策寒流。

“现在的PE+上市公司模式非常不好玩,目前监管层仅支持产业并购。”上述并购人士透露,我们有个客户买了家上市公司,现在股东也不敢玩一二级联动了,没有好资产注入,还放在那里。

广州某PE副总裁表示,“目前监管比较严格,因此必须找好的资产。一般讲,资产端比壳端安全,好的资产不管进什么壳,都有钱赚。”

“目前做的并购基金还是去年的项目,影响不大,不过新做的并购基金影响较大。”北京某PE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证监会的一纸否决虽然暂时令罗伟广的“一二级联动”打法折戟,但是其并未就此止步。

8月11日,金刚玻璃召开董事会全票通过了《关于继续推进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议案》,理由是“拟购买的资产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继续推进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和整体经营能力,有利于推进公司转型发展,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

“如果2016年业绩出来确实不错,到时候申请的话可能会过会。”上述并购人士指出。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