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必康股份未来生产的健康品或部分医药产品,不再使用传统的统一模具,而是进行参数化定制,实现对小批量多种产品的快速生产,最终借助智慧物流迅速将产品送到用户手中。
记者了解到,必康股份还与DHL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北亚物流分拨中心,建设定制化健康产品的智能仓储物流配送体系。
一位接近必康股份的知情人士透露,必康股份很可能先从面膜、护理品、饮用水等产品切入,向市场推广全新的医药大健康产品价值。
以饮用水为例,必康股份会先搜集用户的健康数据,寻找他缺乏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在生产饮用水时添加相应的营养成分。
“最初计划投入约100亿元,经过4年建设,总投资额可能接近150亿元。”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为了筹措资金,李松宗曾数次质押必康股份数千万股股票,加之必康股份也通过发行公司债募集数十亿资金。
海量健康数据获取“难题”
随着必康新医药产业综合体项目即将投入运营,摆在李宗松面前的另一个严峻挑战是如何获取消费者的健康数据。
“这也是他的医药大健康工业4.0布局最艰难的环节之一。”一位业内人士直言,按照传统电商模式推算,获客与数据采集成本相当高,要获得亿万用户的健康数据,投入可想而知;而且必康股份若仅仅获取碎片化的个人健康数据,价值又会大打折扣。
李宗松对此表示,不同于电商环节的碎片化数据,必康的大数据采集肯定会聚焦个人的健康状况,形成长期、全面的个人健康数据。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数据将是解决消费者与厂家信息不对称的桥梁。”他指出。要让数据产生桥梁效应,需要的是一种免费体检服务模式,既让用户知道自己健康状况,产生明确的健康医疗需求;又能让企业获取海量健康数据,为用户度身定制最合适的产品。
上述接近必康股份的知情人士透露,当前必康股份可能采取三种方式获取海量健康数据:
首先,公司可能收购一家连锁经营型体检服务机构,向社区居民免费提供健康体检,以此获取海量健康数据。为了进一步扩大数据采集范围,公司正考虑引入加盟商模式,向各个城市社区加盟商提供体检设备同时,以一定合理价格“认购”每个用户健康数据。
其次,必康股份可能会借助股东方资源扩大数据采集范畴,不排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公司与保险公司股东开展合作,由代理人团队推进健康数据采集等。
最后,与公司有长期药品合作的医疗网点,也可以成为公司获取用户健康数据的渠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