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很多的刚刚入门的新手表示,自己对于一些很基础的股票基础术语压根就看不懂,就比如特停这两个词,根本不懂是什么意思,那么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解释一下特停这两词的含义。
2、股东对企业前途不看好;
作为大股东,其实很多公司的开创者都是他们,他们对于自己的公司一般都是有感情的,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这些孩子,可是何时应该抛弃自己的公司呢?一般都是很失望了才会这么去做的吧。
还有,限制股东抛售,在我看来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而且还会产生部分不利的变化。
首先限制抛售,并不是禁止抛售。只要有机会他们照样会想尽一切办法抛售。上次限制持股超过5%的大股东抛售政策以后,很多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变相抛售股票。
然后就是股票被限制抛售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股东的被加速的抛弃销售掉的。原因是政府的一些政策在加强的过程中,限制大股东会导致小股东担心将来自己被限制提前加速抛售。
到了,最后面,就是股东们抛弃掉股票,然后特别多的人都怕做股东了,因为担心买股票容易,卖股票难。这样很多本来想购买股票的资金就会放弃或者减少。
我认为,要真正保护股民和维护市场的信心。可以考虑按如下思路进行:
1、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上市与否,这样股价一旦高了,股票供应就能及时增加,抑制不合理上涨。股票价格一旦过于低,上市企业和价值投资者自然会回购股票。让市场来调节供求;
2、让股民买到真正性价比合理的股票;
3、证监会保证股票上市企业的报道真实性和市场的公开和公平;
4、非万不得已,尽量不要干预市场;
如果股东抛售股票是因为股价过于高,我们为啥要这么去保护股票的价格,让它维持在一种高度上呢?如果把价格下降到一定的位置,让所有的人都能够买到股票的话,价格正常的话,那么股东肯定不会去抛售掉。
股票价格一旦低于股东认为的合理价格,股东不仅不会抛售股票,而且会用心经营企业。
为什么经济好的时候股价低,经济差的时候股票反而高涨。很多人说中国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甚至股市和经济是反向的。这是有深沉次的原因:
经济好的时候,股票的价值是合理的。因为大家都把资金用在实体投资上,股票这时候没有资金去炒作,处于一种合理的价位。而且,经济越好,政府为了抑制通胀和防止经济过热,对贷款的控制越严。这时候流动性相对紧张。股票泡沫没有生存的环境。
经济不好的时候,政府反而加大贷款。但实体经济已经过剩,资金没有地方去,只能炒作一些供应难以有限增加的东西,比如说,股市和房地产的影响,就为炒股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