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A股老牌医药龙头恒瑞医药不断创出新高,市值突破3000亿元;独角兽药明康德上市后16个涨停,市值攀升至1300亿元。
二级市场医药板块的热度已传导至一级市场。据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记者了解,近期许多投资机构在招聘生物医药板块的投资经理,设立医药投资板块。相比两年前,今年市场上涉足生物医药投资的机构越来越多了。
一边是陆续入局的医疗类的投资机构,另一边是水涨船高的生物医药项目估值,尤其是创新药已受到资本的热烈追捧。在这样的市场热度之下,有投资人的投资逻辑甚至变为“此时不投,上市后可能要翻十倍了”。
但在热钱的贪婪之下,也有投资人提出要保持“恐惧”,在2018年募资困难热钱收紧的情况下,估值或将下调,大可等估值调整后再投。
医药股行情
引爆一级市场投资
近期A股整个医药板块风头无两,今年以来截至6月5日,医疗卫生板块指数上涨了14.2%。其中,截至5月29日,恒瑞医药股价累计上涨38.3%。数据显示,医药板块共计281只个股中,有171只累计涨幅为正,其中涨幅超过100%的共有7只,涨幅介于50%-100%的有16只。基金季报显示,在一季度主动管理的权益类基金就曾大幅增持医药股,且医药股配置比例高居各板块之首。
二级市场对医药股的热情还传导至一级市场,加上近年来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的支持,生物医药领域迎来了黄金时代,嗅觉敏锐的资本纷至沓来。记者近日发现,在多家投资机构发布的招聘启事中,生物医药方向的投资总监被单列出来,同时要求是“重点院校生物医药相关专业的硕士以上,对生物医药整体行业格局有把握”等。而一些原本已经从事生物医药投资的投资机构也继续加码这方面的人才储备。
“事实上生物医药的投资热潮两年前就开始了,到现在对这个领域的追捧已经有失理性了。”在松禾资本医健基金合伙人杨瑾看来,生物医药领域投资人才的争夺暗战早已开始了。业内普遍认为,生物医药的几个特性特别受资本的青睐:门槛高、监管严、专业性、抗周期。“那个时候能做这块的投资机构不多,但大家都不想错过,因此开始大量招揽人才。”于是,有了一大批像投壶网副总裁张颢腾一样,从高校及科研院校和相关产业走向投资的专业人才,张颢腾发现,最近一年多,进入投资领域的有专业背景的人越来越多,“现在这个领域有很多清华北大和海归的博士,他们至少是看得懂这些项目的,未来两三年可能还会是这个领域的中坚力量。”
而做了七年临床肿瘤医生,同时在生物医药企业从事市场方面工作的杨瑾则认为,行业普遍的问题是,有行业沉淀和积累、真正做完该领域一个投资周期的投资经理特别少,“很多人有投资经验,但投后管理和退出的经验却不多”。在杨瑾看来,只有真正走完一个完整投资周期的投资人才能应对这个领域投资之后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这种人才目前还不多,而且不太稳定,但用人的成本却不低。
在这类具备全产业链经验的人才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许多投资机构开始了团队作战,即在一个项目的投资团队里,有人负责看技术、有人负责看市场、有人负责金融、有人负责法律。“一些大的投资机构都是团队作战的,因为即使有专业背景的科学家转做投资人也没法一步到位了解市场、金融和投资架构,都要学。”张颢腾说。
疯狂的资金
推高项目估值
越来越多玩家涌入这个赛道,行业的融资格局也悄然发生变化。有投资人观察到,以往一个快要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背后一般只有少数几家投资机构,但现在一个刚创立的团队背后就有很多家投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