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述券商分析师表示,炒壳的时代基本结束,主要原因是IPO节奏加快步入常态化,壳资源的稀缺性在逐步降低,壳价值在缩水。一方面是由于IPO失败后想通过借壳的通道基本被堵死,企业在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另一方面是由于借壳上市本身面临较大的政策变动风险以及较高的实行难度,借壳上市的成功率较低,买卖双方撮合成功的难度较大。
山西证券分析师麻文宇曾表示,壳资源价值将进一步趋近于0。第一,未来高科技、“独角兽”个股将不需要绕道借壳,壳资源的需求量将明显减少。第二,从目前管理层的审核方向来看,借壳上市审核日趋严格,借壳的可行性也越来越低。周末证监会表示IPO被否企业,被否之后3年内不得通过借壳上市。第三,为什么说趋近于0而非0,壳股价值归0需要退市制度完善的最后一步,预期完善的退市制度将在近1-2年内推出。
前述券商分析师表示,当前市场,退市制度正在逐渐严格化、规范化,有助于市场优胜劣汰,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形成投资者价值投资的观念,进而加强市场的有效性。
炒差逻辑再难立足
以往被戴帽的ST股,在存在摘帽预期或摘帽之后,股价往往会有大幅反弹,因此不少资金喜欢炒差。然而,“炒差”的逻辑不再有效。
以4月摘帽股表现来看,4月份共有9只股成功摘帽,4月以来只有3只股票上涨,其余全部录得下跌,9只股票期间平均跌幅为7.06%。
前述券商分析师表示,以往资金炒差炒摘帽,一方面由于借壳上市较现在容易,借壳成功后大幅上涨,存在“一夜暴富”的投机预期,另一方面由于业绩亏损、被ST的个股实质上难以退市,风险有底线,因此具备一定的可行性。目前这两个因素均逆转,一是借壳上市难度大大提升,一年难觅几例成功的案例,IPO的可行性优于借壳上市。二是业绩常年亏损的个股有可能直接退市,风险大大提升。去年以来ST板块开始大跌,与此同时,价值投资理念盛行,政策引导这一趋势不断强化,因此,炒差炒摘帽的边际收益不断恶化。
“炒差炒摘帽行情今年估计不会再好用。这主要是监管力度加强,市场价值投资理念得到深入,投资者理性增强。随着A股市场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深化,A股市场‘法治化、国际化、港股化’将来越来越鲜明,绩优股会高高在上,绩差股会一地鸡毛,因此,建议投资者理性投资,价值投资。”新时代证券研究所投 顾总监刘光桓表示。
麻文宇认为,在“独角兽”绿色通道运转平稳的情况下,创新成长类企业将以“独角兽”估值为锚重构价值体系,没有业绩支撑、没有创新动力的公司将在市场中被边缘化。建议投资者谨慎参与创业板的反弹行情,特别要注意规避前几年依靠外延并购做高业绩和市值,在2018年将面临业绩承诺到期、商誉减值财务“洗澡”风险的创业板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