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3月30日晚间国务院一纸通知,CDR规则落地,独角兽回归进程提速。
根据监管层披露的行业及市值等要求,当前IPO或CDR试点比较确定的大公司主要有阿里巴巴、中国移动、百度、京东、网易、中国电信,此外还有诸多重量级的未上市独角兽。
独角兽重回风口,市场存在哪些机会?在此,我们初步梳理相关机会,以供投资者参考。
概念股或反复活跃
据粗略统计,上述七公司在A股市场中的涉及股权投资、产业链、战略合作等方面的概念股如下:
此外,A股市场中还有一批致力于投资孵化新兴企业的上市公司,如复星国际执行董事、联席总裁陈启宇曾表示,复星不同程度参与的具备独角兽规模的企业将近10家,复宏汉霖、微医、宝宝树、菜鸟等复星参与程度比较深。中国平安在2017年年报中表示,平安集团孵化出如陆金所控股、金融壹账通、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等一系列金融科技和医疗科技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篇幅有限,在本文中独角兽概念股并未能一一列举。
短期来看,很多独角兽概念主要是靠游资炒作,前期累积涨幅不小,但实质受益程度非常有限,投资者宜注意风险。
科技股重估与分化
对于独角兽们通过IPO或CDR登陆A股,申万宏源首席分析师桂浩明对记者称,BATJ等科网龙头陆续回归,将给投资者带来优质标的,资本市场成为更好的培育新经济公司土壤,长期将利好科技板块和A股市场。
同时,桂浩明指出,从中长期来看,成长性不佳、估值过高的伪科技股将受到较大压制。
实际上,独角兽批量上市对当前存量科技股影响,业内一直存在较大分歧,如平安证券认为,目前A股科技股估值中值约为美股科技股2.7倍,由于CDR模式能显著增强 A股市场与全球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挤压 A 股科技股的过高估值。
不过,对于具有创新能力龙头股的积极意义已成共识。
天风证券徐彪认为,CDR对科技股的初期影响在于重估现有龙头,中长期来看,其影响在于优化整体格局,助力优质公司加速发展,科技股板块长期投资价值更突出。平安证券则认为,吸筹效应或使A 股科技股面临分化,预计A股科技股、成长股估值差异将扩大,只有真正符合国家创新战略、满足“四新”条件的“新蓝筹”企业才能受到资本市场青睐。
还有分析人士提出,一级市场的火爆对于二级市场也有风向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