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日本瑞穗银行将于2018年1月在中国发行熊猫债,同时,这也将是日本企业首次在华发行熊猫债。此外,三菱东京UFJ银行也已申请发行,另有其他日企也展现出兴趣。
瑞穗银行12月22日宣布获得了中国政府发行“熊猫债”的许可,成为第一家获批日企,计划近期发行5亿元人民币的三年期债券。据了解,在此之前,日本企业在华当地法人已经在大陆发行过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这次获批将升级为允许总部设在日本的金融机构发行。
2005年9月28日,国际多边金融机构首次获准在华发行人民币债券,即熊猫债券。这是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2005年10月,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分别获准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11.3亿元和10亿元。
此后,随着央行逐渐松绑,中国银行间债市加速对外开放,熊猫债发行主体开始扩容,从国际多边金融机构扩张至国际性商业银行,境外非金融企业和外国政府。
2017年,证监会积极推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以便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3月14日,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在上交所完成首单熊猫债券发行,首期10亿元人民币。这是俄罗斯大型骨干企业首次在中国发行熊猫债券,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首次发行熊猫债券。
7月24日,由国家开发银行主承销的马来西亚马来亚银行有限公司10亿元“债券通”人民币熊猫债券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期限3年,票面利率4.6%,得到了境内外各类投资机构踊跃认购。据悉,所募集的10亿元资金将全部用于支持 “一带一路”建设。
据业内人士分析,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扩大、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等大环境下,熊猫债正处于逐步回暖的趋势。
不过,熊猫债券市场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发行制度和监管层面仍需完善。境内外会计和审计要求的差异、中国及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标准等都是其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另外,政治环境及双边政治安排也是影响熊猫债发行量的重要因素。如果两国间对于发行熊猫债有相关的战略合作计划,相对容易推动后续发行的效率和成功率。自2017年以来,越来越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看好中国债券市场。据了解,西班牙、匈牙利等国家都表示过强烈的试水兴趣,其熊猫债发行计划都已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