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一般在8月7-9日之间。今年立秋交接时刻为8月7日15:39:58。
立秋简历
中文名:立秋
外文名:Beginning of Autumn
代表寓意:秋季开始,暑去凉来
气候特点:天气逐渐凉爽,秋老虎
风俗活动:晒秋节、秋忙会、贴秋膘
风俗食物:西瓜、四季豆、辣椒
三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
养生:以养收为原则
立秋三候
秋,即禾与火,有禾谷成熟的意思,是丰收的季节;此时梧桐树开始落叶,故“落一叶而知秋”!秋,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立秋后,身体由夏季的开放出汗排毒状态向收敛阳气储存能量转变。这个阶段要注意:
1、早睡早起养肝护肺;
2、晚上9点以后不要剧烈运动出汗过多;
3、水果以当季为好,如葡萄、秋梨等。
顺应天时,保养好身体,冬季才能避免预防疾病的产生。
立秋之民俗
一
祭祀、蓐收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蓐收等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二
贴秋膘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并且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三
煎香薷(rú)饮
香薷饮是中医的一个古方,具有消除暑湿、预防感冒的作用。所以人们在立秋前便纷纷买好这些药,煎好后露宿一夜,次日立秋之时凉饮。
四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五
称水
旧时,老百姓分别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渔民也有立秋称水之习,根据水质轻重,推测秋水涨落。
立秋时节,这样养生
立秋之后,暑去凉来,但炎夏酷热仍未消,天气逐渐转向干热,早晚凉爽,白天闷热。此时,人易倦怠、乏力,清热消暑要继续,但相对炎夏要有变化。
1立秋撞上三伏天,养生谨防“秋老虎”!
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养生专家提示:“秋后一伏热死人”,此时节,市民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
2润肺柔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