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菱集团一度濒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曹慧泉表示。
银行急了。华菱集团也急了。华菱集团体量庞大,钢铁职工众多。2016年年初,湖南召开多轮华菱集团债权机构磋商会,仍然不能完全止住债权方的担忧及行动。最后,不得不采取的办法是:2016年3月底,*ST华菱停牌并筹划重组。
化解华菱集团钢铁产业的问题、盘活经营,这是此后*ST华菱“置出钢铁置入金融”重组的最初动因,也是重组最核心目标,并因此左右本次重组方案设计,而终止重组也多半基于这一考量。
幕后 “救急者”财信金控如何入局
有哪家钢铁集团不愿意留在上市平台中?
华菱集团更是如此。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中,当地政府人士、华菱集团掌门人曹慧泉皆不否认此点,“假若钢铁资产从上市公司置出,未来肯定还要再上市。”
一位接近重组方案协商过程的投行人士透露,当时,置出钢铁是大家的共识。原因很简单——当时情况下,钢铁资产亏得太厉害,各方预期都很悲观。按曹慧泉的话说,整个行业当时看不到改变的希望。
年报显示,*ST华菱2015年、2016年扣非后净利分别是亏损29.8亿元、11.1亿元,2017年濒临暂停上市边缘。
如果实行双主业,湖南国资麾下似乎没有哪个资产敢打包票可以填补钢铁亏损,并确保*ST华菱整体盈利。
无可奈何下,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这种情况下,湖南最大国有金控平台——财信金控进入视野。
“财信金控是来帮忙的人。”华菱集团、*ST华菱董事长曹慧泉回顾筹划重组之初时说。
财信金控2015年12月由湖南省政府出资设立,此前归口省财政厅管理。因历史原因,财信金控旗下财信投资持股的财富证券、湖南信托、吉祥人寿的发展一直受限于注册资金较低的问题。
“财信金控也曾面临一道先上市后跨越发展,还是先跨越发展后上市的选择题。”原湖南省财政厅副厅长、今年3月出任财信金控党委书记、董事长的胡贺波在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时正好遇上帮助*ST华菱重组的契机,证券、信托、保险资产也有望借机获得宝贵的增资。”
按此前方案,84亿元配套募资将全部用于相关增资,财富证券、湖南信托、吉祥人寿分别获59亿元、15亿元、10亿元来补充资本金。这对于金融企业至关重要。用当地多位权威人士的话来说,“上市是谁都会有的梦想,其本身并无错。”
2016年4月,湖南省国资委出具股权划转意见,将财信金控股权从湖南省政府无偿划入华菱集团母公司——华菱控股。
奥秘股价远比想象的要关键
按照原有市场环境及重组设计,*ST华菱的股价走势,对其重组来说,重要性超乎寻常,更直接决定华菱集团能否脱困。
真相就在重组方案的设计中。简单来说,按照方案,当时身陷困境、缺钱的华菱集团,表面上没有从重组过程中拿一分钱,还要接手压力巨大的钢铁资产。至于华菱控股,甚至还要以3.63元/股的价格认购*ST华菱本次重组的84亿元配套募资。
它为什么愿意这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