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使用技巧 >> 赢在理念 >> 正文
注重综合施策 加快推进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
作者:huangli 更新时间:2017-2-27 8:55:27 点击数:
分享到:

(二)实体经济生产经营困难仍然较大

近年来,受外需疲弱、产能过剩、转型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实体企业生产经营十分困难,突出表现在工业企业数量增长放缓、生产速度大幅放缓、企业效益明显下滑等方面。截至2016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37.8万家,比上年底仅增加4783家,远低于前四年年均增加1.5万家左右的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14年8%左右滑落到近两年的6%左右。尽管2016年工业企业效益有所好转,但与上年利润下降形成的低基数有一定关系,两年利润平均增长尚不及生产增长。目前,实体经济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上游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融资难融资贵、市场需求疲弱、回款速度放慢等拖累着企业生产经营。

(三)房地产市场快速降温冲击经济平稳

近两年来,受首付比例和利率下调、交易环节税收减免、限购限贷放宽等政策刺激,我国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明显活跃、量价齐涨,出现堪比2005年、2009年的火爆行情。但是,副作用也伴随而来,多个重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资产泡沫风险明显加大,已经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群众的切身利益。2016年国庆节前后,重点城市纷纷出台严厉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近期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渠道明显收窄,房企债市月均净融资额从2016年前9个月的1082亿元,下降到近三个月的不足200亿元。房价涨幅也明显放慢,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涨幅连续三个月放慢。房地产相关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大,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会对短期经济平稳增长造成负面冲击。

 (四)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隐忧有所显现

近一年来,煤炭、钢铁、有色等工业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提升叠加人民币外汇贬值带来输入型通胀压力;受货车“限超令”影响物流运输成本快速上涨;租金、人工、环保成本持续上涨。这些原材料等成本的大幅上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传导至下游产品,容易诱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进而会损害企业盈利能力、加重居民生活负担,同时很难采用紧缩政策进行有效治理。

此外,美国特朗普政府政策及美元加息进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加大了其政策外溢影响的复杂程度;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有所抬头,涉我贸易摩擦大幅增加;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持续放慢,收支矛盾突出;区域经济发展分化加剧,个别地区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政策建议

建议注重综合施策、协同发力,加快推进财税、金融、国有企业等体制改革方案落地,释放制度创新红利和激发市场活力。坚持问题导向,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化解关键领域金融风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健全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

(一)加强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一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短期内,央行汇率调控应保持定力,顺势而为,择机引导人民币贬值风险有序释放。当出现人民币贬值预期恶化和贬值风险集中释放时,采取适当的市场干预,适时“维稳”,防止人民币汇率超调。中期看,要加快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做好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实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顺利转型。二是适度加强外汇流出管理。加大对大额非主业投资和一些不规范投资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核力度,严厉打击地下钱庄、逃汇骗购汇等违法犯罪活动。三是密切跟踪“黑天鹅事件”事件,做好预案研究和政策储备,防范外汇市场剧烈波动和跨境资金大规模外流风险。

 (二)加强风险防范,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