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使用技巧 >> 赢在理念 >> 正文
流动性拐点讨论升温 央行或培育新目标利率
作者:huangli 更新时间:2016-11-17 9:27:16 点击数:
分享到:

高占军也认为,从目前国内的情况看,尽管货币政策的立场和尺度出现了一些变化苗头,但尚不能确定未来较长时期这一趋势能否延续。

“我认为,当下还难言流动性拐点。”高占军说,短期资本流动确实会受外部因素的冲击,但国内的因素还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考量。尽管经济有企稳的迹象,控制高房价和金融市场高杠杆也需要流动性在边际上的趋紧,但到明年的情况会如何?目前看,仍存变数。

稳增长与防泡沫的权衡

中国经济的阶段性企稳,为货币政策结构性优化提供了一个契机,但这并不意味着流动性拐点已然出现,因为央行仍将小心翼翼地在稳增长与防泡沫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既要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资金需求,防止总需求出现短期过快下滑,也要避免过度放水,推升债务和杠杆水平。”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表述,为市场人士观察流动性提供了标尺。

蓝石资管研究总监赵博文对记者表示,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有稳经济、保就业、控通胀、稳汇率、防风险等诸多考量。

如今,经济企稳的信号在不断出现。在完成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几无悬念的背景下,“抑制资产泡沫”近期被多次提到。10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提及货币政策时,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加上了“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泡沫”一词也在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出现了7次。

因此,赵博文认为,未来将更多地看到流动性呈现“量足但价不低”的格局。他认为,不会出现2013年那样流动性异常紧张的情况。在流动性收紧的时点,央行会通过“锁短放长”的方式补充流动性。

“货币政策的立场和尺度有转变,其影响较为显著,但不会带来特别严重的冲击。”高占军指出,怎么把握这个度?市场主体能借到钱,但借钱时需要考虑资产负债匹配和金融杠杆的因素,也需要考虑成本和波动性。

央行培育新的目标利率

市场人士还关注到,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寥寥数语,透露出打造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参考利率的谋局。

央行在报告中称,DR007对培育市场基准利率有着积极作用,它可降低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和抵押品质量对利率定价的扰动,能够更好地反映银行体系流动性松紧状况。这个新的目标利率,或将成为未来市场观察流动性松紧程度的重要窗口。

这也是央行首次在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到DR007利率。所谓DR007利率,是指银行间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该利率从2014年12月15日开始对外发布,但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

此前市场习惯紧盯的利率指标是R007。R007是指全市场机构的加权平均回购利率,包括银行间市场所有的质押式回购交易,不限定交易机构和标的资产。两者的区别在于,DR007限定交易机构为存款类金融机构,质押品为利率债。

鲁政委对上证报记者指出,DR007以无风险的国债等利率债作质押,实际上消除了信用风险溢价,同时也代表了一种真实成交的价格。因此,央行此次提出把DR007利率培育成市场基准利率,不仅是全球货币市场上一个重大的创新,也是对反思金融危机后Libor定价机制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记者统计发现,2014年外汇交易中心公布DR007利率以来,该利率与R007的走势较贴合,但2016年以来,DR007利率均值却低于R007利率。有机构测算,今年以来DR007的均值在2.34%,而R007的均值却高达2.49%。

市场人士指出,央行首提DR007所释放的信号,或是变相放宽对于R007波动的容忍度,非银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流动性压力或进一步加大。同时,央行对关注利率的转变,可能令非银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进一步抬升,波动性也会提升。

“未来DR007可能发展成央行关注的最重要基准利率。”鲁政委告诉记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会只盯着DR007利率,还是会全盘统筹。中国经济目前已阶段性企稳,这为货币政策结构性优化提供了一个契机。但结构的优化主要是为了抑制资产泡沫,并不标志着流动性拐点的出现,因为货币政策仍然强调稳健,目前从总量来看货币政策并未出现变化。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