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率先“闯关”
2016年,在全国民间投资整体不佳,一些地区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广东省民间投资逆势上扬,上半年全省完成民间投资8591.07亿元,强劲增长19.6%。
从行业流向看,房地产和制造业支撑了近80%的民间投资。从转型压力中突围的传统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而文化体育产业、科研服务业等新经济逐渐兴起,显示出经济强势增长的趋势。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分析,制造业民间投资较快增长,原因在于广东以消费品为主的产业结构投资周期短,抗打击能力强。与此同时,行政体制改革、机器代人等政策在珠三角城市得到较好执行,推动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新经济、新业态的兴起。
不少企业家认为,新一轮的投资周期与此前规模化扩张不同,而是以科技创新、技术提升为特征。
此前,迪顿认为,“发明创造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而经济增长使得家庭收入增加,从而带来了消费水平或福利水平的提升。
数据显示,广东在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等相关行业投资增长较快。2015年,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民间投资分别增长36.3%、53.5%、42.2%,均比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快20个百分点以上;2016年1-5月,上述三个产业民间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增长21.4%、30%、37%。
广东省经信委副巡视员官维平介绍,2015年广东省制定了工业转型升级3年行动计划,明确以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工业技术改造2931.5亿元,工业投资完成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0.8%,是10年来广东省工业投资最高的增速。
2015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实施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管理试点,投资项目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清单、政府监管清单三份清单为企业“松绑”。政府对投资负面清单之外的项目,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承诺准入和告知性备案管理。据广东省发改委统计,备案项目占全部企业投资项目比例已从2011年的60%提高至目前的90%左右。
广东各级政府普遍把民营企业当作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千方百计保障民间投资同等参与机会,从省到市经常组织各类促进民间投资的活动。在2016年广东省民间投资项目推介会上,69个投资项目共吸引民间资本1328亿元,涵盖交通市政、环保水利、社会事业、商贸流通、综合开发等重点领域。在不少地市,招商的重点正从面向外商到面向内资,特别是民营企业转变。
消除贫困
对于当下正在推进建设全面小康的中国,迪顿的理论亦有借鉴之处。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脱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我国的贫困问题依然严重,特别是在中西部贫困地区。2014年,中西部省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在200万以上的有13个,其中贫困人口超过500万的有6个,农村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省份还有10个。现阶段的减贫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而提高收入、减少贫困,促进福利与刺激消费恰好是迪顿研究的重点。
2013年,迪顿出版的专著《逃离不平等》进一步聚焦世界贫富分化与不平等问题,探讨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讲述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产生一个个新的不平等的故事。该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政府在分配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等政策上的决策失误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对于中国建设全面小康,尤其是2020年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任务有所启迪。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迪顿属于新凯恩斯学派,他的主要贡献在于用严谨的实验经济学方法解决了现实问题。他认为,对于经济转型国家和贫穷国家来说,收入不平等是一个显著的发展障碍。如果经济发展增添的财富只惠及一小部分人群,即便国内生产总值上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人类发展指标仍然会停滞不前。”
孙立坚说,目前,中国同样存在着收入差距的问题,一部分人没有收入的保障,无法进入消费市场中;而过度拥有资源和财富的人却已经失去了消费的动力,这有可能是因为这部分人所需要的和我们目前市场释放出的供给不匹配。迪顿的理论有助于解决收入差距,从而释放出更多有效需求。”
迪顿推崇使用家庭调查数据,包括个人的消费行为、教育和医疗中的行为数据等,来测量贫困和生活标准,以及分析影响贫困和生活标准的因素。他撰写了多篇论文阐述如何有效地设计家庭调查问题,建议使用支出数据而不是收入数据来测量家庭福利水平,因为前者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贫困地区人民的福利。
迪顿对世界贫困问题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和劳动力流动是新兴经济体减贫的最主要因素;一些东南亚国家所取得的减贫成就主要归功于高速的经济增长,而非减贫制度和扶贫政策的设计。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今天,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下行压力增加,而且剩余贫困人口的贫困结构更加复杂,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措施,针对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
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不是一个大同世界,而是在生活条件、生存机会以及福利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特别是“到了2000年, 世界上最大的贫富差距却发生在国与国之间……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到现在也没有显出一点要缩小的迹象”。
对于中国经济的前景,迪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表示:“中国经济短期来说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中国经济的增长几乎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且这样的增长时间维持了非常久,帮助非常多的人实现了脱贫,在历史上,像中国这样的经济增长也是非常少见的。”
迪顿分析,中国的经济可能在增长过程中会经历一些调整,但他坚信未来,中国将有能力让更多的人摆脱贫困,并且缩小贫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