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使用技巧 >> 赢在理念 >> 正文
合资品牌:全产业链整合 加速本土化
作者:lifang 更新时间:2016-9-12 9:11:04 点击数:
分享到:

“布局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已成为跨国车企的头等要事,‘本土化’战火越烧越旺。”一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对记者分析道。此前是宝马i系列、奥迪e-tron系列等高端车率先布局,现在主流合资品牌如上汽通用、南北大众、东风日产、神龙汽车等都公布了未来五至十年将发力新能源车型的规划并开始落实,

比如在今年成都车展上,上汽通用别克发布的新君越30H混动车就明显是提速新能源布局的表现。从目前各大合资车企纷纷推出自己新能源汽车的节奏看,在未来三年时间内,新能源汽车将形成中外品牌对决的局面。而对于合资企业而言,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显然更具有针对性。

深入竞争

公开数据显示,在2016年1-7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为16.2万辆和15.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6.4%和160.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为5.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3.7%和57.6%。在占比方面,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乘用车销量分别为10.7万辆和4.8万辆,占比为50%和22%,虽然纯电动车占比较大,但混合动力汽车因为更不受充电桩不足问题的困扰,增长潜力巨大。

由此,合资车企的应对策略为,在现有畅销车型上引入混合动力版本,在战略型新车研发方面选择“站队”新能源车。包括北京现代的第九代索纳塔混动版、以及别克的新君越30H混动车,均是上述思路。而作为相比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发力较晚的合资车企,其在全产业链和供应商方面的整合能力和协同优势也被认为是其布局新能源车市场的重要理由。

“虽然现在本土品牌在新能源车市场的占比方面有优势,外资品牌在短期内仍然不会改变太多,但合资品牌的供应商大多在零部件的均一性、自动化生产程度、模组集成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跨国企业的研发资源和资金也比较充分,自主品牌在上述方面仍需补课。”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告诉记者。

毫无疑问,新能源车市场的逐鹿之战会继续深化,竞争也将愈发激烈。而在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逐渐从政策化过度到市场化的阶段,这将是一场更加彰显自身能力的竞争。

业内普遍认为,此前外资品牌在华的新能源车布局落后于本土企业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政策对于自主品牌的支持,尤其是财政补贴和牌照政策层面。而伴随着新能源车“骗补”问题的集中爆发,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顶层设计也在逐渐完善和升级,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虽然外资企业对政策和市场的熟悉尚需时间,但从外资企业在华合资企业的表现来看,已经大举在进行本土化。一旦市场完全成熟,来自外资企业的竞争不容小觑。”张扬告诉记者。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