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则建议关注一带一路板块,“一带一路板块是最好的抄底标的,很多中字头股票都已经打了三折了,现在进去就是一个抄底的思维,举例来说,中国建筑是一带一路最典型的股票,其最近已经从底部开始走出了一个非常完美的曲线,这说明大资金其实还是非常关注这些低估值有业绩增长的股票。那么在下半年大家可以从抄底这个角度去配置类似的股票。”杨德龙还指出,现在地产板块也具有一定的机会,“房价有泡沫,但是房地产股票没有什么泡沫,比如房价现在就创了新高但是房地产股票现在还是比较低的,金融地产可以说是市场的稳定器,它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下行风险。”
哪些港股有望受益?
具体到港股,野村证券发表研究报告表示,“深港通”最终会较“沪港通”更有影响力。首先是“深港通”推出再无整体额度限制,而“沪港通”额度亦已取消整体额度限制,相信有助资金长远从内地稳定流入H股,将有助现时有股价折让的84只H股,较其A股更加受惠,将可令H股重新估值。
深港通开通后哪些港股有望受益?以沪港通为例,AH价差较高的港股股份及内地市场欠缺的标的更受机构投资者的欢迎。另外,深港通正式开通后,对港股市场的中小市值板块,尤其是质地优秀具高成长性的个股是重大机遇。
不过由于交易规则和对当地市场的不了解,内地投资者选择专业型而又投资港股的基金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就公募基金参与深港通业务问题,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相关政策比照公募基金参与沪港通的政策执行。后续证监会将在有关规定中明确上述安排。相关基金公司研究者表示,随着沪港通下的港股通、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对公募基金全部放开,以及取消总额度限制,将有大量国内新基金可投资港股,也会有相当一部分原有A股基金依照程序扩大投资范围到港股,为港股市场带来巨大的增量资金。
海外资金提前布局
一些业内人士判断,布局深港通的境外资金已开始加速流入A股。数据显示,南方东英中国创业板指数ETF8月15日出现月内第6次申购,净流入资金约2300万港元。
在中环资产行政总裁兼投资总监谭新强看来,海外机构投资者对深圳股市兴趣愈来愈大,有前瞻性的机构投资者更已率先布局,沪股通8月16日录得近一年最高额度就证明这一点。
谭新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很多大型海外基金持续把资金由发达市场转向新兴市场,此趋势将持续。深交所不乏拥有尖端技术及创意的增长股,对于专业的投资者来说,值得研究及发掘。其中民企且业务较稳定的白马股、白酒、家电等消费股和具成长性的高科技股是较稀缺资源。
在汇丰晋信基金看来,对于A股市场,创业板大概率将成为深港通受益的对象。一方面相对于沪港通已经开通的主板市场来说,创业板是代表中国未来新经济的全新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创业板所拥有的一些新兴行业也是香港市场所欠缺的标的;同时,创业板公司市值普遍较小,更容易受到资金的撬动。
当然,业内人士也提醒,短期来看创业板部分个股估值较高,结构性风险不小。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直言,不应该夸大深港通带来的变化。虽然深圳市场具有成长性好,结构上偏向新经济,民企或者是非国企占比较大等亮点,但在估值上,当前深市静态市盈率几乎是40倍,比较关注估值的海外投资者会谨慎。
国泰君安也认为,尽管深港通落地有望短期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但并非影响目前市场走势的核心变量。
汇丰晋信基金指出,参考沪股通的经验,未来深港通开通后对A股的影响或同样有限。一方面香港整体资金规模有限;另一方面对A股而言,海外机构投资者已经拥有了QFII和RQFII等成熟的投资渠道。
富达国际基金经理宁静和马磊表示:“深港通机制将进一步开放市场,提供更多投资机会,并增加市场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