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调查,目前已经开展P2P资金存管的银行中,部分银行确实并不满足设立专门的部门以及自主开发和自主运营技术等要求。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明确要求,存管银行应对客户资金履行监督责任,不应外包或由合作机构承担,不得委托网贷机构和第三方机构代开出借人和借款人交易结算资金账户。“这意味着资金联合存管模式的终结。”杨晓鹏表示。
实际上,目前,银行与网贷平台进行资金存管合作有三种模式,分别是银行直连、直接存管和联合存管。其中,银行直连是指P2P网贷平台直接与银行开通支付结算通道;直接存管是目前平台与银行资金存管合作最常见的模式,银行一般会为平台开设存管账户、投资人和借款人的独立个人存管账户、风险备用金账户和担保公司账户;而联合存管是“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联合存管模式,存管行开设平台存管账号,负责用户账户监管和资金存管功能,第三方支付担任技术辅佐,提供资金结算及所需的终端设备。
据了解,富友支付、汇付天下、中金支付等多家支付公司都已与多家银行开展合作,推行资金联合存管模式。但新规的推行意味着第三方支付成为纯粹的支付通道,而银行本身就有支付资质,因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位置或将从银行存管中逐步淡出。
不仅如此,“不得以开展存管业务为由开展捆绑销售并变相收取不合理费用”的规定也或将打消银行参与存管业务的积极性。盈灿咨询数据显示,目前与银行已完成资金存管系统对接的平台只有68家,还不到网贷平台总数量的5%。
合规淘汰机制已然开始
“尽管监管部门没有直接采取牌照的方式,而是以符合银行资金存管要求的方式给了一个较高的门槛,但新规的实行足以卡住网贷发展的要害。”杨晓鹏表示,新规的实行或将引发P2P热潮的冷却。
此外,“存管银行必须在官方指定的网站公开披露包括网贷机构的交易规模、逾期率、不良率、客户数量等数据的报告”的要求,在当前的网贷平台环境下,也无疑会对网贷机构的客户信任度发生巨大的冲击。
实际上,网贷行业的不少平台都会对逾期率、不良率以及交易规模等进行粉饰。一旦新规落地,逾期、坏账数据等没办法掩饰,为了让平台数据好看,平台必须在风控、贷后管理、不良资产处置方面作出更大的投入,运营成本必然将大幅上升,从而压缩盈利空间。因而实力较弱的平台,或将面临退出市场的结局。
而最严苛的恐怕还属征求意见稿对网贷平台的要求。“在工商管理部门完成注册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在工商登记注册地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完成备案登记;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获得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具备完善的内部业务管理、运营操作、稽核监控和风险控制的相关制度;监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条件。”方颂表示,目前全国应该没有一家平台达到上述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资金存管制度并不意味着资金的绝对安全。毕竟银行存管不同于托管业务,银行只能看到资金流,但无法辨别项目真伪并监控资金流向。这样即便避免了平台直接触碰资金的可能性,但仍无法杜绝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