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使用技巧 >> 炒股百科 >> 正文
2016关于“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解读
作者:lifang 更新时间:2016-8-14 9:48:57 点击数:
分享到: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还表示,渐进式延迟退休会区分对待,分步实施。不是对所有社会群体同时实行延迟退休,会选择现在退休年龄相对偏低的群体,从这部分群体开始逐步实施。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女先男后”的政策取向,是先从低龄退休的女性开始,而男性与符合60岁退休的女性先不延迟,……。

要同步实行调整退休年龄政策是公平合理,“选择现在退休年龄相对偏低的群体”和“‘女先男后’的政策取向”将是一种歧视,这都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公平的,应当“同时实行延迟退休”。

只不过是女性劳动者“延迟退休”的快点、多点,男性劳动者“延迟退休”的慢点、少点,最终达到男女退休年龄平等一致的目的。并且其中对女性劳动者参加社会劳动给予公平合理的对待,即享受提前退休年限和为人类繁衍的视同缴费年限,鼓励女性参加社会劳动。《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方案设计》就是这样设计的。

3.关于是事先预告,做好公示

制定退休年龄(启始领取劳动退休金年龄)随着人口平均寿命变化就是“预先公告,做好公示”。

4.综合的考虑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再如,对工龄长的劳动者亦应当有相应规定。过去我国有工龄满30年的劳动者,即使未到法定退休年龄也可以申请退休的政策,即属于此类。……。我在德国考察时发现,允许工作年限长、缴纳养老保险费时间长的劳动者早于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其实是对学历偏低普通劳动者的认可。

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就有这样的规定: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也可以提前退休。“对工龄长的劳动者亦应当有相应规定”,而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规定。所以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需要从个人的退休年龄和个人的缴费年限这两个方面去综合的考虑。《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方案设计》中的领取劳动退休金条件就是这样规定的。

全面深化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是增强公平性、适用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应该在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历年的基本养老金调整)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公平性、流动性、可持续性。不能年年既花了钱,又没有办成事,改革基本养老保险的方向是公平性。

七.关于“延迟退休”影响基本养老金待遇问题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介绍说,目前中国职工平均退休年龄偏低,实际上的平均退休年龄只有54岁,是世界上平均退休年龄比较低的国家。

建议在制定退休年龄时,应该把提高平均退休年龄放在这次“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的工作目标之一,不是一味着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应该光明正大的承认这次调整退休年龄(延迟退休年龄)将影响每一个人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要增强公平性”,应当明确,全面深化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方向是公平性;为了保证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发展,减轻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

发放基本养老金的总额来源于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所占GDP的百分比率,换算为以当地劳动工资水平(当地上年度在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的等份额、进行按缴费年限的均等分配。在公平的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状况下,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将提高社会的公共养老待遇,而不再是年年的调整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而不再是一味的提高个人的基本养老金。

1.如果能够“多缴”,就是个人的工资收入高,谁还愿意退休呢?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说,以美国为例,正常退休年龄是66岁,提前退休年龄是62岁,但提前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要打折扣。美国鼓励延迟退休,如果劳动者选择在70岁退休,每个月能拿到超额的养老金。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方案设计》的劳动退休金的计算就是这样的,但是提前退休时领取(基本)养老金不打折扣,因为有鼓励劳动,鼓励推迟退休的激励机制。而目前的“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没有这样的机制,“多缴多得”也不是鼓励“延迟退休”。“延迟退休”能“多缴多得”不都成立,大多数劳动者到了劳动年龄后期不可能“多缴”了,如果能“多缴”,工资高,谁还会退休。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说,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互助共济、风险共担的制度安排,这种内在逻辑要求待遇领取年限和缴费年限的比例(称为自我负担系数),应当处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按照国际经验,一般是在0.25到0.5之间,世界平均水平大概是在0.3左右,即缴费3年领取1年,这是合理的逻辑。

在《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方案设计》中已经有了这样的设计安排,设计值为0.5,实际情况将不会超过0.5。即建议制定领取劳动退休金期限,完全改变基本养老保险的思想观念。由于目前制度没有这方面的措施,延长退休年龄不可能“把自我负担系数调整到一个科学的数值”,而“退休人员享受养老金待遇的时间很可能超过缴费年限”是必然的。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