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房产信息 >> 名家观点 >> 正文
专家提醒:两组数据或两类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注意!
作者:lushumei 更新时间:2016-5-16 10:52:18 点击数:620
分享到:

  第三、竞争白热化,“被豪宅”的市场被扭曲,市场面临结构性风险。以上海为例,去年以来,上海土地市场火热,张江板块、大宁板块、黄埔滨江、前滩板块、新江湾城板块等板块地价飙升,楼板价基本和周边在售楼盘均价看齐,甚至连顾村板块、临港新城、青浦新城、莘庄板块、南桥新城、泗泾板块这些“刚需”板块也出现“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北京、深圳、南京、苏州、合肥等上述土地上市场亦是如此,以北京为例,比如朝阳区的孙河、东坝,丰台的石榴庄地块、丰台南苑乡地块等。

  从上述城市地价对房价的影响效应来看,上述热点城市典型板块土地市场价格短期内猛涨,势必导致建造商品住宅的土地成本上涨,房价不可能不上涨,于是,这些项目定价上会接着“向上冲”,以实现既定的投资回报目标。然而,即使在一线城市需求差异化、多元化的城市,房价上涨的速度也是有“天花板”的,不可能无止境上涨。

  针对这个问题,开发商的普遍做法就是营造产品差异化的机会,然而大多数营造产品差异化的背后其实就是“被改善”、“被豪宅”的过程,如此以来再加上未来在媒体上的营销炒作,区域楼市定位遭遇“拔苗助长”,而此时,市场能否接受“被改善”、“被豪宅”的产品还真是值得担心。因此,“被改善”、“被豪宅”的现象在一线城市并不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上述核心二三线城市也一样,不是好事情),或许对于房企来讲,由于“被改善”、“被豪宅”引起市场供应结构发生变化,而市场真实的需求结构并非如此,这成为房企以联合体形式拿下“地王”之后的最大的隐藏风险。甚至当项目预期难以盈利之时,还会出现上述品牌房企联合体退地的现象。

  第四、不要迷恋一线城市需求总量较大和市场供不应求。还以上海为例,2015年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在1500万平方米,明显高于上海商品住宅市场需求总量(2010-2014年年均销售量)987万平方米,这代表着未来上海市场空间还会继续放大吗?

  显然,答案也是否定的。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去年上半年,在“330新政”等“救市”政策刺激之下,上海楼市将去年积压需求进行集中释放,市场基本回归平衡状态。到了下半年,上海楼市已经没有去库存压力,但是,由于宏观经济、股市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央行仍然有三次“双降”政策(对于上海楼市来讲没有必要),再加上房企冲刺销售业绩指标等因素,导致上海商品住宅市场在下半年继续集中放量,市场需求被透支。今年第一季度,央行再次降准0.5百分点,上海楼市继续放量,一季度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又高达440万平方米,市场需求在去年下半年透支的继续上继续透支。同时,从历史经验来看,历年商品住宅成交高峰后必然调整,比如2009年、2013年之后的上海商品住宅市场,均出现2011年、2014年的调整,2015年下半年与今年第一季度市场成交量高峰之后也是如此,2016年二季度以后调整势在必然。从“沪九条”之后上海楼市交易量来看,也基本验证了上述交易量的变化趋势。

  上海以外一线城市、南京、合肥等热点二线城市市场亦是如此。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一线城市、热点二线城市积极拿地,如果再遭遇今年下半年不可预见的市场风险,即使房企以联合体形式拿下“地王”也并不是一件好事,也极有可能因此而陷入资金链断链的风险。

  此外,以上海为例,表面上来看,以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似乎市场空间很大,市场并不存在什么问题,进入上海的房企还有比较大的发展机会。但是,关心上海的房企也应该冷静的思考,上海楼市是大牌房企云集的大都市,属于“大玩家”房企的市场,想进入上海的房企或者已经在进入上海的房企各自能够在上海分到了几杯羹?上海真正获益的始终还是少数几个房企大佬,比如绿地、万科、融创、保利等等,而大多数已经进入上海的房企来讲仍然是平平,仍然是“小弟弟”的姿态,难以在这个市场有显眼的出路。

  因此,对于关心一线城市的房企来讲,不要迷恋一线城市需求总量较大和市场供不应求,还是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发展战略,选择好城市进入战略,做好深耕,做好自己熟悉市场的“老大”,而不是一味迷恋一线城市市场需求总量较大和市场供不应求。

股民天地网站声明:本网站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信息中的文字和引用的数据、图表、图片等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等。部分文字和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第一时间告知删除。
您还在为选股而苦恼吗? 请免费下载最新推出的《操盘软件富赢版V10》试用。《操盘软件富赢版V10》在原有软件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新功能,并内置选股方案,让选股更加容易。新增加个股短线操盘,中线操盘提示,让您安全获利。软件免费下载地址:
http://www.bjzq.com.cn/Soft/ShowSoft.asp?SoftID=15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了解更多惊喜功能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热点
全站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