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更是直接从土地入手,推动住房租赁执行。10月11日,广州首宗全自持土地进行出让,地块要求整体确权不得出售,将用于建设租赁住房且出租对象需要政府同意。值得关注的是,地块要求竞买申请人应当符合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外汇管理的规定;在广州市范围内竞买商品住宅用地从事房地产开发必须使用自有资金。
北京方面,增加19宗住宅70年产权出租房用地的供应,将提供近2万套房源。上海方面,推出多宗低价“只租不售”地块,要求受让人应在出让年限内整体持有租赁住房物业并持续出租运营。深圳方面,不仅要求企业建设过程中进行配建不低于20%的自持租赁住房,并将收储100万套城中村房统一租赁。
顾云昌:房地产上升周期最高峰已过去 明年或现低谷
在十一黄金周之前的9月22日至23日,两天之内,西安、重庆、南昌、南宁、长沙、贵阳、石家庄、武汉等8个城市密集出台楼市调控措施,其中6个城市实施限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5日,全国已经有44个城市出台限售令。
十一前夕8座城市发力楼市调控的时间节点,恰好与去年9月30日前后多地开启的楼市调控潮时隔一年左右。
去年“9·30”过后,全国已有超过100个县级以上城市跟进调控,调控手段从传统的限购、限贷、限价到限售、限商,再到购租并举,楼市调控已由相对单一的政策措施逐渐向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过渡。
如何理解多个城市在今年运用的限售措施?多项调控措施下2018年的楼市走向如何?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顾云昌。
十一黄金周北京网签仅78套,创2005年来新低
《中国经济周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44个城市加入限售行列。但一线城市中,除去广州,为什么北上深不限售?
顾云昌:北上深虽然没有针对商品住宅推出限售政策,但是调控的力度更大,限购、限贷、限价等调控手段都已经用上。尤其是北京,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9月30日以来,北京楼市出台各项调控政策不少于30次,包括住宅的限价、限购,收窄银行资金面,转变土地供应结构和方式,以及建立多层次住房体系,形成立体的楼市调控政策。受“从紧从严”的楼市调控政策影响,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网签仅78套,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63.9%,并创下自2005年以来新低。这说明以北京为代表的几个一线城市虽然未出台限售政策,但是已经出台的其他调控措施更加严厉,调控成效已经显现。
《中国经济周刊》:限售政策可以长久使用吗?
顾云昌:此轮限售调控政策主要是针对炒房者,可谓对炒房者在政策上毫不留情,国家不允许这些炒房者再钻空子,严格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理念。
遏制炒房是对的,同时也应该思考:他们为什么要炒房?在我看来,主要是资金没有好的投资渠道,于是这些资金就从一线城市转移到了二三线城市去炒房。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如何让这些资金投到更需要的地方,比如实体经济,并开辟这样的渠道。出台类似限售这样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采取的是“堵”的方式,其实还要有疏导,结合起来调控效果会更好。
《中国经济周刊》:接下来会不会还有更多的省会城市或者重点二三线城市加入限售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