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融信上市募资17.8亿港元,这显然无法满足其需求,因此需拓展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其半年报披露,2015年12月24日至2016年7月29日,融信集团先后发行了总额为110亿元的公司债,而这些钱已经全部用来偿还现有债务。
同样,信达地产也在用压身的债务为地王的头衔买单。
信达地产公布的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合并口径下的授信总额为478.57亿元,其中已消耗授信接近300亿元,可使用余额182.64亿元。而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信达地产账面现金只有59.2亿元。
在这一背景下,两家企业的负债率都出现上升。
融信的半年报显示,虽然资产负债比率较年初有所下降,但仍达到近90%,负债总额达到488.95亿元。但按照中原地产张大伟的分析,融信的负债率远不止如此。“融信的名义负债率是90%。但其中有56亿的非控股权益,需要在分母中剔除,而17亿原来是分母的永续债,其实应该在分子,所以实际按照现在的资产负债率看也应该是208%。”
信达负债率上升也不例外。信达公告显示,截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公司资产总额为 596.31亿元,较年初521.84亿元增加74.47亿元;负债总额510.47亿元,较年初434.39亿元增加76.0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 85.60%,较年初增长 2.36%。
4、财务费用:信达明示 融信隐藏
高负债带来高利息支出,信达规规矩矩的列出了上半年2.61亿元的财务费用,而融信则没有直接显示,支持信达的诚恳!
这样的效应,已经在信达地产的半年报中显现了出来。“因土地成交较为集中,报告期内融资产生的财务费用同比增加 193.26%。”今年上半年,信达地产财务费用为2.61亿元,超过公司毛利润(4.9亿元)的一半。
除了银行授信,信达地产还在积极谋求融资。今年上半年,信达地产涉及发债融资60亿元,其中私募债融资30元,票面利率5.56%,但其定增融资预案年初已被中止审查。由于债权融资当剧增,信达地产资产负债率已达85.6%,同比增加2.36个百分点,在上市房企中处于较高水平。
融信也不例外,今年2016年3月-7月,融信连发四笔私人债券,融资110亿元。还与银行合作获得授信,通过券商发行融资产品。此外,7月8日,融信集团还发行了8.8亿元的购房尾款应收账款的资产支持证券(ABS)。
据媒体报道,目前融信的有息负债为257亿元,这一数字是融信2015年合约销售额的2.15倍,年营业收入的3.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