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中部省会普遍获得利好,南昌也不例外。南昌的情况与长沙有点像,在普铁时代,长沙被株洲分流,南昌则被向塘分流。进入高铁时代后,沪昆通道不再走向塘与株洲,改走南昌与长沙,直接提升了南昌与长沙的地位。通过八纵八横,南昌已经成为沪昆与京九的交汇枢纽,而且还有一条支线连通福州。
杭州的枢纽地位也获得提升。普铁时代的“三横五纵”,杭州只接入了沪昆一个主干道,在铁路枢纽地位上与上海、南京不在一个量级。进入高铁时代后,杭州成为沿海通道、沪昆通道两大干线的交汇,并通过沪杭连接线接入京沪干线,通过宁杭线、合杭线新增了两条北上的通道。在高铁枢纽地位上,杭州已经不输南京了。
另外一个可能不易察觉的新贵是福州。由于地理位置、地形以及对台关系等因素,福建曾在全国铁路枢纽中的地位十分边缘化,但进入高铁时代后,福建尤其是福州的权重获得了提升。“四纵四横时代,福州接入杭福深客运专线,大大增强了其与长三角、珠三角的联系。
“八纵八横”时代,杭福深客运专线延长为一条连接辽宁与北部湾的超级沿海干线,让福州的通达性再次延伸。此外,京九通道还分别从合肥与南昌拉出两条支线接入福州——没有选择厦门,而是选择福州,说明省会城市在争夺高铁资源时无可匹敌。相比而言,厦门新接入的只有夏渝线,其含金量就大不如福州了。
3 这些城市是“高铁新秀”
常德、襄阳、宜昌、万州、赣州、宜宾、九江
“新贵”一词属于省会大城市,“新秀”一词属于初出茅庐的小角色,比较适合在这一轮高铁规划中突然冒出来的中小城市。
比如常德,这个湘北小城市,在普铁时代非常边缘化,目前也是湖南仅有的4个没通高铁的市州之一。但根据“八纵八横”规划,常德成为呼南与夏渝两个干线通道的交汇。
比如宜宾,其在普铁时代只是的内昆铁路上的一个小站,进入“八纵八横”时代,宜宾居然升级成为京昆与兰广两大通道的交汇。
比如宜昌,其在普铁时代只是焦柳铁路上的一个小站,进入“八纵八横”时代,宜昌成为沿江通道与呼南通道的交汇。
比如万州,其为重庆远郊的一个行政区。根据“八纵八横”规划,万州成为呼南与沿江两大干线通道的交汇,此外还有规划中的郑万高铁也将经过万州。而在普铁时代,万州只是一个可有可无角色,位于出川通道的是达州(重庆与成都北上都经达州)。
4 这些城市前后悬殊不大
成都、沈阳、兰州、襄阳、九江、赣州
比起北上广的枢纽地位,这些城市当然要逊色一些,但和其他城市相比,无论是普铁时代,还是高铁时代,都属于优等生行列,前后差距不大。
比如成都,其在普铁时代,就是西部最大的铁路枢纽。在“八纵八横”时代,成都成为兰广线、京昆线与沿江通道三大干线的交汇,再次巩固其西部铁路枢纽的地位。不过,随着重庆的强势崛起,成都的相对优势没以前那么大了。
比如沈阳,其在普铁时代,就是东北地区的铁路枢纽,进入高铁时代后,沈阳成为沿海通道、京哈通道两大干线的交汇。
比如兰州,其在普铁时代,就是陇海—兰新线与京包—包兰—青藏线的交汇,进入高铁时代后,成为路桥线与兰广线两大通道的交汇。不过,比起强势崛起的西安枢纽,兰州的相对优势没以前那么大了。
比如襄阳,其为湖北省内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在普铁时代就是一个区域性的铁路枢纽,是焦柳铁路与襄渝铁路的交汇。进入“八纵八横”时代,襄阳升级为呼南、郑万高铁的交汇。
比如赣州,其为江西省内仅次于南昌的第二大城市,在普铁时代就是一个区域性的铁路枢纽,是京九铁路与赣龙铁路的交汇。进入“八纵八横”时代,赣州升级为京九高铁与厦渝两个干线通道的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