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两者后市走势,刘超认为,首先,随着全球通胀上升,作为对冲通胀的首选,黄金和铜会持续受益,价格上行概率大。其次,美国GDP占全球GDP比例和黄金价格有密切关系。当美国GDP占比出现衰落时,黄金避险功能会增强,因此会推升价格走高。从历史上看,美国GDP占比从1960年的40%下降到目前的25%,金价也从35美元/盎司上涨至目前的1303美元/盎司。当前,美国GDP占全球比自2014年起受经济好转影响微幅回升,对应的金价涨幅开始趋弱。中国、欧盟、美国GDP总量约占全球的60%,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美欧GDP占全球比例逐渐下降是大势所趋。从长期看,黄金仍具备趋势性投资价值。最后,从供需层面出发,铜短期供需不确定性增加,推升铜价领先金价上涨。但从长期看,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阶段,防风险和去杠杆压力较大,铜消费以稳定小幅增加为主,增速提升空间不大。从金铜比价角度来看,目前处于近几年中位偏低区域,大幅下行空间也不大。因此,当金铜比跌至下方低位时,黄金和铜价涨势节奏或将再度逆转,强势黄金或许并不遥远。
曹梦洋则认为:“三、四季度市场可能会重新炒作这两个品种。”从目前的消息来看,金价震荡下跌趋势仍在运行,不过,三季度消息面可能会出现变化,比如下半年美联储加息大概率只有1次,全球通胀预期可能也会支撑金价,总体来看并不悲观。关于铜价走势,鉴于全球经济增长仍然强劲,以及预计中国经济将渐进式放缓,铜的供需动态将收紧,且随着通胀预期攀升,具有商品属性的铜价有望表现得更亮眼,因此铜价走势仍较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