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内方面,央行发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要求把握好稳增长、去杠杆、防风险之间的平衡,掌握好流动性尺度,助力去杠杆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从报告来看,政策方面防风险依然是主线,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偏紧态势,以紧平衡的流动性状况助力去杠杆和防风险。
2018年监管政策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MPA考核,二是资管新规的修改完善。在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MPA并无增量利空。央行近期会同相关部门对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完善,按程序报请国务院批准发布。据了解,修订后的资管新规有望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落地,尽管在部分细节方面会较此前有所修改,但限制非标、打破刚兑、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等大方向应该不会改变。2017年以来监管政策已经取得初步成效,金融监管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或将出现边际好转,对市场的冲击会逐渐弱化,债市运行逐渐向基本面回归。短期来看,对债市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情绪面,应等待政策层面的利空出尽。
通胀方面,央行在报告中提示了上行风险,指出受去产能、环保督查、大宗商品价格回暖、基数因素等叠加影响,通胀水平可能存在小幅上升压力。目前市场对通胀的预期已经较为充分,预计对债市的利空影响有限。
流动性短期偏紧
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央行1月底以来连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但春节前资金面依然保持相对宽松状态。周四央行时隔16天重启逆回购,净投放3500亿元,并在2月13日提前续作了1年期MLF操作3930亿元,以维稳市场流动性和引导市场预期。
随着春节后临时降准政策退出,且银行体系流动性或受到税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缴存等因素影响,节后短周期宽松程度或低于预期,流动性将再度回归偏紧状况,债市将延续调整格局。
综合来看,春节后最初三五个交易日,债市难见开门红行情。从中长周期逻辑上看,依旧存在改善动能,资金面逐渐恢复平衡偏宽松,监管政策利空出尽,股市波动有望引致风险偏好曲线回归缓慢下移走势,波段性的振荡偏强运行特征或将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