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表示,虽然由于周期板块扰动因素较多,且前期积累的大量获利盘,当前出现了较大的资金回吐压力,但因此对其作出过度的趋势性解读也并不合理。
秋渐凉心未静
这个夏天,股市有如气温一般走出了一个火热的行情。本轮阶段行情始自5月12日低点时的3016.53点至9月15日阶段高点时3391.64点,短短89个交易日里,上证指数反弹幅度超12%。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自5月12日以来,申万28个一级行业全面上涨,其中表现最好的当属有色金属行业,其涨幅高达40.2%,而位列二、三名的钢铁、采掘行业涨幅也分别达到了32.03%、26.25%。即便是区间内表现最差的纺织服装其涨幅也有1.05%,其火热甚至也超出了一些市场人士此前的乐观看法。
其实,周期板块不仅是本轮行情中的“赢家”,同时与金融板块一道堪称是推动本轮行情持续上行的重要推手。相比于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板块对盘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呵护,周期板块的势头则是“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正因周期板块在盘面中的鲜明风格,其动态也成为了投资者观察行情热度时的“风向标”,对市场走向发挥了重要的“指标性”作用。
自8月中旬开始,两市行情进入了上行加速的阶段,上证指数也在周期和金融两大板块的发力带动之下一举突破并站稳3300点整数关口,极大地激活了场外做多的人气。伴随着行情的不断向好,两市无论是从交易量还是两融余额,再到沪深股通累计流入金额方面,都在近期到达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周两融余额再度逼近万亿大关,两融余额“节节攀升”这一现象,其实也正是投资者对两市所抱持巨大期待的直观反应。
然而,正当投资者对后市充满乐观,3400点关口遥遥在望之际,反弹的势头却在连续4周的持续震荡中却越来越趋衰弱。自8月25日上证综指突破3300点后,沪指已连续20个交易日在3300点-3400点期间内反复震荡。正如中金公司在此前所言,当前秋渐凉,然心未静,短期风险偏好出现波动,落袋为安的情绪渐浓。在指数高企的背景下,投资者情绪难免受之牵制,存在分歧。有如前三季度对经济增长持续性的博弈,当前对四季度经济增长预期的博弈也正升温,海外危机事件频出,地缘政治风险不断,这些都对投资者情绪产生了扰动。
在这一背景下,由于周期板块在左右盘面情绪方面具有的指向性作用,以及位于高位的现实处境,其在盘面的持续震荡之中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期市“秋风瑟瑟” 周期“草木皆兵”
近期周期板块的走势与大盘走势间可谓是“息息相关”。普遍认为,此前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是导致周期行业全面走弱,继而引发9月中旬以来大盘回调的重要诱因之一。而在近期回调中,盘面中的短暂企稳同样也是受到周期行业的带动,真可谓是成也“周期”、败也“周期”。
自5月以来,资金在采掘、钢铁和有色金属三个行业上“获利颇丰”,上述三个行业由于本身均处高位,在大盘由于增量资金不足造成的震荡中,3个行业主力资金早已呈现出净流出的态势。以申万一级行业中以有色金属行业为例,主力净流出金额高达561.37亿元。而在此期间投资者的耐心也因数次冲高回落受到极大地消磨,呈现出日渐消沉的态势。更重要的是,由于市场逐渐意识到此前热炒可能推动行业上涨的“金九月”逻辑也可能将被证伪。因而在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的刺激下,获利资金加速变现,有色金属行业的主力净流出率也从8月28日的3.61%上升至了9月22日的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