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上述两种说法的争论都基于对宏观总需求的预期差,这也是今年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期货行情波澜壮阔的重要诱因。此前,由于市场对于需求的一致性悲观预期,导致6月初螺纹钢期货贴水现货一度超过700元/吨左右,创下上市以来的最高纪录。深贴水体现了市场对未来钢材需求的悲观预期。
7月份开始,螺纹钢贴水展开修复之旅。即便如此,如今螺纹钢品种未平仓合约总数连续第2个月超过500万手,创下新高。此外,持仓非常集中,说明市场的分歧仍然非常巨大。业内人士表示,这也预示着一旦三季度出现宏观经济超预期改变,钢铁价格将再度出现巨大波动。
下半年央行货币供应量成焦点
上半年实体经济的总需求为何超预期?鹏扬基金总经理杨爱斌认为,是广义信贷规模仍然偏高和房地产表现超预期所致。据央行的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6万亿元。这意味着上半年的金融去杠杆并没有影响实体经济。
与此同时,上半年财政支出投放猛增也是推动总需求增大的重要原因。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财政支出大幅扩张26.1%,其中中央增长12.3%,地方支出猛增28.3%。保障房、水利和交运等基建投资力度加码,地方投资意愿强劲,导致上半年财政支出投放猛增。累计赤字大幅提高,前6个月累计赤字9177亿元,创历史新高。
杨爱斌预计,2017年下半年基建的增速会下降到14%~15%。引发中国需求波动的最大因素是投资,而影响投资的最大因素是房地产投资。“到2018年,房地产投资增速有可能降至零左右,甚至会同比减少。未来房地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应该也会往下走。而下半年财政支出的潜力也将十分有限。”
“6月份以来,股债商都在走牛。”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覃汉表示,6月份以来的近2个月时间内,商品期货价格、股市里的周期板块和债市风险偏好都出现明显走强,出现一波上涨行情。其中关键动力在于,金融去杠杆边际缓和,委外资金重新扩张,而且央行维稳流动性,资金紧张弱于预期,各种资金重新加杠杆意愿增强。
“一些钢材经销商,都是看央行货币投放来参考定价的。比如央行一旦投放中期借贷便利(MLF),当天报价立马涨100元~200元。”国内大型铁矿石贸易企业中信金属有限公司矿产资源部副总经理王雪彬表示。
三季度总需求将成行情关键
“钢材价格想要继续向上突破,需要有更好的预期出现。”混沌天成期货研究院院长叶燕武分析,现在价格处于高位,钢厂开工生产的动力十足,供给边际上升很快。而下半年基建和房地产的驱动因素却在减弱,供需格局的转化将使得三季度成为关键时间点。
覃汉表示,流动性和监管暂缓的利好已经兑现,但是,无论债券、商品还是股市对经济上行超预期、监管重新收紧、供需恶化等负面信号反应仍不充分。随着风险资产大涨,债券性价比下降,风险偏好难以持续抬升,在相互矛盾的资产价格信号下,一些警惕性较高的投资者开始修正预期。
不过,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慧勇表示,三季度经济仍有可能继续超预期。他预计,出口向好仍然可以延续,而地产投资的韧性也要强于预期,而且货币政策再进一步收紧的概率不大,这都为宏观经济继续超预期提供了基础。
7月24日,秦皇岛最新一期CCTD动力煤价格继续延续上行态势,煤炭板块指数上周以来上涨了8%。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正值迎峰度夏季节,全国高温天气持续,各地用电负荷不断攀升,煤炭需求得到明显提振,但随着8月中下旬夏季用煤需求的下滑,预计供需宽松局面或会快速出现,煤价面临回调压力。
价格仍处上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