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藏宇(财经评论员):这些农副产品,主要的价格影响因素,其实是在供给端,因为消费一般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而且消费虽然有一些季节性的周期,比如像节假日就上去了,然后过了节假日可能下来了,然后比如像鸡蛋产蛋,它按照季节性也有一定的周期。这些周期是规律性的还好办。
但如果有意外的情况,这是会影响农产品的其他因素,比如说天气因素,比如说是有一些影响作物生产的病虫害,或者影响这些养殖业的疫情,但这些是不可控的因素,就没法预测了。
李国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阶段性跟周期性又不太一样。周期性,好比说如果价格低了,我就少生产了或者收缩生产了,但是我们现在目前这种生产能力形成之后,价格低了,好比我们在2016年鸡蛋的价格也不高,有的时候也比较低迷,3块钱左右,一斤的鸡蛋也出现过,但是为什么今年还进一步的下跌,这个就是阶段性,用阶段性来解释它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虽然它又有波动,但是它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是价格比较低迷的,接下来关键问题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来调整。
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农发学院副院长):近期鸡蛋和鸡肉的价格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主要的原因还是供求发生了失衡,从供给来看,最近两年来整个肉蛋奶的价格特别好,导致一批的养殖户进入到这个行业,加班加点,开足马力,扩大供应量。另外一方面,养殖业的主要饲料玉米价格发生了很大幅度的下跌,甚至跌了一半,这在客观上,对鸡蛋和鸡肉的供应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从需求上来看,一般每一年的春节对鸡蛋和鸡肉的需求是有一个高峰,春节过后,需求也紧接着下滑,供应增加,需求下滑,使鸡蛋和鸡肉的价格跌到了低谷,最核心的是,从近期来看,这种价格的下滑,还不会有很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