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安检风暴来袭
进入4月份以来,黑色系产业链相关期货品种一改前期强势转而下跌,特别是焦煤、焦炭更是表现出“节节败退”之势,焦煤期货创出前期新低。“金三银四”需求旺季,黑色系如此走势,让业内人士越来越“看不懂”。近日,由大商所支持的格林大华焦煤产业培育基地、Abo茶座和唐山黑色产业中心共同协办的“牵手产业客户,服务实体经济”系列活动在山西展开,调研团深入该区的煤焦钢产业链企业,就安全、环保等市场热点问题以及山西地区的煤焦钢企业参与期货情况等进行了深入调研。
A 竞争激烈,洗煤厂生存面临困境
此次调研为期5天,期货日报记者随调研团走访了山西地区15家煤、焦、钢企业,调研中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由于受环保和安检等因素的影响,当地不管是煤炭还是焦化企业,库存普遍偏低,焦化厂精煤库存整体在8—10天,而焦炭库存几乎为零。
据交口地区一家不愿具名的大型露天煤矿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处于满产状态,但是焦煤库存却只有5000吨,其中煤厂4000吨,焦化厂1000吨,相当于零库存。
“由于煤矿限产,我们的精煤现在已经没有货了,精煤一天的生产量不够一天的出货量,而焦炭现在也是零库存。”该负责人说。
据记者了解,由于煤矿的吨煤利润较高,导致之前一些停产的煤矿重新启动,出现了一些安全事故,清明节后安监部门开始对煤矿进行安全检查,“现在环保和安检检查人员都在这边,他们盯得很紧,而4月底中央环保巡视组也将大规模进驻企业。”该煤矿负责人告诉记者。
调研中,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虽然山西地区一些煤矿处于满产状态,但由于安全和环保限制,他们的产量难以完全释放。“安监部门整改煤矿,煤矿复产也没有那么多,产量起不来。”襄汾县一家洗煤厂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其介绍,2月份襄汾县安监局发布了《关于全县洗储煤企业继续停业整治的通知》,要求当地企业完善环保设施,做到原煤场、精煤场在储存、加工、装卸过程全封闭、全覆盖,并要求今年7月底前全面整治到位,10月份全部验收合格,未完成整改将吊销营业执照。
据襄汾县一家中小型独立洗煤厂负责人介绍,他们的洗煤能力在120万吨,如果按照要求整改,做成钢架结构和拱形封顶,他们的原煤场要投入500万—600万元,而精煤场要投入300万元,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5—10月份,洗煤厂的生产是有问题的。”该负责人坦言。据其介绍,他们现在的精煤库存只有7000—8000吨。事实上,受制于环保等因素,现在山西地区的很多洗煤厂日子并不好过。
灵石地区一家洗煤厂负责人表示,灵石地区有220家洗煤厂,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有60家每天只能洗两小时,有17家半停半洗。“春节过后,原料价格跌了130—140元/吨,现在又涨了100元/吨,原料价格上涨,精煤价格维稳导致一部分洗煤厂已经出现了亏损。”他说。
这位负责人坦言,现在洗煤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前几年由于洗煤行业利润很低,生存下来的洗煤企业已经很少了。在他看来,现在能够生存下来的洗煤厂主要有几类:有自有煤矿的洗煤厂;有资金实力的洗煤厂;与煤矿有长期合作关系的洗煤厂;管理到位的洗煤厂。
据其介绍,精煤现在基本上没有库存,但价格没有涨上去,是因为灵石地区有很多洗煤厂,各家洗煤厂都在抢占市场份额。另外,由于洗煤厂太过分散了,他们在定价上又没有话语权。“我们对整个洗煤市场不看好。”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