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斌表示,去年公司发行的两个自主管理FOF产品目前已到期结束,但业绩表现并不好。据悉,永安期货资管总部去年发行的两个自主管理型FOF产品,一个在股灾前发行,产品净值为1.08,另一个是股灾后发行的,净值1.02不到。今年成立的自主管理型FOF产品运行了半年多时间,净值在1.02左右。
“虽然产品总体是盈利的,但客户对收益并不满意。业绩一般有大类资产配置比例判断不到位的原因,去年CTA策略做得并不好,偏偏选的大多是期货型投顾。今年广为撒网,却只有CTA策略表现尚好,债券微赚,其他策略都是不赚钱甚至亏钱的。”王建斌对记者说,在设计自主管理FOF产品的前期,还是要踩准大类资产配置的节奏。
另据了解,瑞达期货资管自主发行的FOF产品中,增强1号产品目前亏损10%左右,增强2号净值为1.09,增强3号运行了4个月以来的最新净值为1.06。
“产品表现一般也算符合预期,毕竟今年的市场不好做。无论是股票还是期货,普遍缺少单边行情,多以宽幅振荡为主。”马玉凤表示,瑞达期货此前发行的三期FOF产品均有意地投向期货市场。考虑到期货市场资金承载量有限的问题,正在启动中的第四期FOF产品会与券商合作,发行配置于股票、期货等多市场的混合策略。
王建斌认为,今年的市场行情普遍以振荡为主,而且经常出现流动性缺失的问题,限制CTA策略的发挥,间接导致期货公司自主管理的FOF产品业绩表现一般。对此,丰德民也表示认同,“我们成立的FOF产品配置在商品市场资金比例在30%以上,但7月以来,很多CTA策略是负收益的。上半年以来,二季度如黑色、农产品的趋势行情比较好,但7月开始大起大落,8月也延续了这种宽幅振荡格局,这对趋势策略的表现造成了较大打击。”
相较于管理型产品,期货资管的结构化FOF产品在劣后端的收益尚算差强人意。记者了解到,华泰期货去年成立的自主管理的FOF产品由于采取了结构化形式,加上对子基金的风控条款比较严格,子基金的净值在0.9至1.2之间。由于投向的子计划大多数都是结构化产品的优先级,母基金劣后收益较为稳定。
然而,在监管“去结构化”的新规导向下,多位期货资管负责人纷纷表示,日后发行的自主管理FOF产品应会以管理型为主。
4、合格投顾难觅 自主管理FOF之路仍待开辟
目前,期货资管自主发行的FOF产品投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全市场存续产品为子基金标的,购买多个基金份额;二是精选全市场投顾团队,新设多个子基金;三是部分购买存续产品份额,部分新设子基金,两者并存。
“期货公司内部自主管理规模承载量有限,FOF产品有助于扩大期货资管规模,并与传统经纪业务相结合,为期货资管客户提供多类型的一揽子产品配置,有利于丰富期货公司的收入来源。”尽管FOF的优势明显,但范俐坦言,目前FOF相对难做,主要是对投顾资质的要求很高,导致要以投资私募基金产品为主。
“符合投顾资质的私募基金数量不多,这对期货资管FOF产品的发展也形成了阻碍。毕竟子基金若选择私募自主发行的产品,期货公司就无法对其进行事中风控。这对管理人进行下层子产品风控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难以及时把握投顾的策略执行情况和风险状态,不利于提前防范母基金的风险和进行子基金的动态调配。未来,可能会考虑通过风控外包服务或者公司充当子基金投顾的角色,去实时了解下层私募产品的风控情况。”康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