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芯片需求显著增加
全球物联网应用市场当红,加上无人机、虚拟实境及智能家居等新兴应用,使得微控制器(MCU)相关芯片需求大增,近期台系MCU厂商芯片订单应接不暇,较往年显著增加,且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情况。
由于安谋(ARM)提供的MCU IP平台,让MCU供应商可避开繁杂的软体开发及韧体整合工作,快速投入终端产品技术与创新应用发展,随着ARM平台规模日益壮大,加上终端客户接受度大增,MCU供应商有机会“雨露均沾”。
过去MCU芯片多应用在消费性电子及家电产品,产品技术成熟且客户高度集中,随着物联网时代来临,新兴4C产品更偏向智能应用的新设计趋势,让MCU技术应用更加多元,成长空间也更被看好,包括行车记录器、穿戴式装置、智能监控、工厂自动化、无人机及VR装置等产品,都可看到MCU技术的应用,MCU供应商纷纷增加资本支出,扩充研发人力,希望分食MCU市场这块“大蛋糕”。目前有多家厂商表示,2016年MCU产品市场预期将向上成长,甚至MCU出货量有机会呈现倍增走势,在物联网、“工业4.0”、智能家庭等概念刺激下,全球MCU市场需求逐渐形成广大的成长空间。
芯片国产化将迎来爆发
2015年年底同方国芯计划定增800亿元,计划以600亿元投入存储芯片工厂,37.9亿元拟收购台湾力成25%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162亿元拟投入对芯片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收购。作为紫光集团旗下企业,同方国芯是紫光集团从芯到云战略的重要的筹码。同方国芯的此次定增直指存储芯片工厂,吹响了国内芯片替代的“冲锋号”,一举提升国内芯片行业的替代热情,芯片行业的并购之风也开始爆发。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存储器芯片销售国,市场空间巨大。据统计大陆的存储器芯片有9成以上来自进口。TrendForce显示,2015年大陆采购的DRAM估计为120亿美元,NAND为66.7亿美元,分别占全球DRAM和NAND供货量的21.6%和29.1%。移动DRAM更是出现了较2014年近2倍的增长速度,市场占有率达到40%。DRAM和NAND的需求来源于终端产品的快速增长。据统计,PC领域,联想对存储器采购量与惠普相当。移动设备领域,小米、华为对DRAM的采购能力拥有绝对影响力。
国家将信息安全一直放到战略高度,作为国家最重要的资产之一的大数据,基本上都是以电子方式存储在存储芯片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战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而芯片国产化正是政策倡导的重中之重。
不仅如此,国芯片专利申请量在过去18年里实现了23倍的惊人增长,数量上中国已成为芯片专利申请第一大国。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VR等新业态将不断催生更多芯片需求,而且中国芯片国产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连带效应影响下,整体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业绩都有望爆发。(中国证券报)
长江证券:存储器+特色半导体,国内集成电路投资机遇足
报告要点
近期集成电路行业事件多,产业催化剂足
近期,我们参与了在北京亦庄举办的“2016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暨第五届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大会”和在武汉举办的“国际存储器高峰论坛暨存储器基地启动仪式”。在与院校学者、产业专家深度交流之后,我们判断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构调整将持续进行,中游制造将成为主旋律,耗材、设备厂商也将在政府和客户的推动下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并购”的途径生产出具备竞争力的配套产品。
中国集成电路市场机遇十足,多条产线开工
201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同比下降0.2%,为3352亿美元;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则受益于“政策+资金”的双轮驱动,全年实现6.1%的增长,达到11024亿元。中国市场规模持续快速提升,但自给率低的现象仍然存在,贸易逆差达到1613.9亿美元,这表明国内有极大的进口替代空间。近期,国内多条12寸晶圆厂将开工,中国集成电路行业景气度将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中国集成电路市场机遇十足!
国家存储器项目落地,上升为国家战略
存储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占比最大的领域之一,并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国家重点推进存储器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因为其处于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地位,更是基于信息安全的考量,唯有在存储器、CPU等核心芯片领域实现自主可控能力,才能确保国防及信息安全。
大基金将重点支持特色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特色半导体主要方向是砷化镓、氮化镓,未来还有可能涉及碳化硅领域。GaAs主要适用于高频及无线通信领域中的IC器件,如手机及无线基站中的PA芯片;GaN半导体立足于RF/微波领域,逐步向各个领域渗透,如消费电子领域、军事电子领域、工业领域等;SiC则主要用于电力电子器件领域。
推荐标的
在存储器领域,我们推荐在耗材、装备和封测端将可能受益的鼎龙股份、七星电子和华天科技在特色芯片领域,我们推荐三毛派神、三安光电和扬杰科技。
风险提示
系统性风险;政策、市场推进速度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