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两类公司或受益
同样是干旱,同样是中药材价格的集体上涨。当熟悉的一幕再次呈现在市场各方眼前之时,去年那场同样由中药材价格上涨引发的行情在回忆中也逐渐清晰起来。
从2009年秋季开始,我国西南地区连续出现降雨少、来水少、气温高的极端天气,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个省份遭受旱灾。特别是云南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以上一遇。作为三七最重要产地的云南文山州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三七受灾面积占种植面积的94.5%。消息传来,三七价格开始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暴涨之旅。根据某医药厂家为记者提供的资料,三七价格从2009年1月的58元/120头一路飙升至2010年3月份的250元/120头,区间涨幅超过3倍。
面对三七价格的不断疯涨,不少下游的制药厂商心急如焚,但一直以来经营中药材贸易业务的康美药业(600518,收盘价12.17元)却成了直接受益者。当康美药业在干旱到来之前斥巨资从文山州市场累计买入上千吨三七的消息曝光之后,本不受关注的该公司突然成为了市场的宠儿。在2010年3月~4月,康美药业股价区间涨幅一度超过20%。随着康美药业业绩的不断增长,公司的投资价值逐渐被认可,股价从2010年初的不到10元(复权后)一路上涨至2010年末的接近20元。
实际上,在2009年末至2010年上半年的那一场中药材价格暴涨大戏中,三七和康美药业仅仅是其中一个缩影。中信证券提供的数据显示,如果以2008年1月为基准期的话,截至2010年3月份,金银花的涨幅达到了409%,山药上涨260%、斑蝥上涨194%、薏苡仁122%,重楼118%……在这一系列的数据之下,是白云山A(000522,收盘价14.82元)、云南白药 (000538,收盘价57.10元)、中恒集团(600252,收盘价33.40元)、片仔癀(600436,收盘价61.80元)等个股的集体疯狂。
那么,对于此轮中药材涨价潮,到底哪些个股会从中受益呢?分析人士表示,处于中药上游的饮片类企业或将成为少数受益最大的企业。另外,拥有药材基地的上市公司也将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