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寒冬,优秀创业公司的选择
不可否认2015年的互联网行业注定将是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从年初的火热资本投入,到年底融资突然变冷和互联网公司的抱团取暖,互联网的发展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冰火两重天的一年。
那么互联网融资是不是就将这么走向冷清?答案是否定的,之所以互联网会出现火爆之后的调整,一是前期部分互联网项目虚火,甚至出现了只靠一个概念就融到资的情况;二是当前风投的很多好项目已经看得差不多了,到了年底会有所收缩,宏观经济环境也在走向收缩。实际上观察下各个创业网站,就会发现好项目仍然不愁融资,差不多每天都有项目融资成功。只是未来的创业会走向务实和细分化,而不是一开始就说是做平台,而追求从一个小需求入手稳扎稳打。而风投看项目也会更加务实,一方面会看团队的运营能力,看团队的组成结构;二是会看市场是否能够不靠烧钱,有着更加明确的需求和商业模式。

比如在在线旅游方面,在人民币币值不断提高和出国费用不断降低背景下,出国旅游人数屡创新高,而且潜在用户会向三四线城市渗透,个性化、自由行旅行成为时尚。而很多的客户相当于是小白,诸如在海外用车方面就存在很多问题:语言不通导致与当地的出租车司机不能很好沟通,去景点也不能保证能够随时叫到车。海外用车APP——唐人接利用海外存在的大量华人,用他们的生活用车来给旅客服务,这是共享经济的良好应用,让当地华人为中国游客服务。这是一个实际的需求,而且这个能够很快产生现金流,不需要大规模烧钱。而这个行业目前大公司还无暇顾及到,正是创业公司进入的好窗口。
唐人接一直走的是绝对化的重度垂直路线,是以中国人在海外的中文专车为产品的;产品的核心是真正做到了境外用车即时性、便利性。只要在APP上下单,就会有华人司机定点等候,服务完成后自动通过系统结算。相当于海外版的滴滴打车。在海外由于生活环境迥异,用户在步行的同时也会更加的依赖汽车,尤其是国外的汽车文化已经在中国的用户中深度普及,因此灵活的用车将成为海外游客的重要刚需。
唐人接创始人兼CEO安晶表示,我们从来没想过要做所谓的搅局者或颠覆者。海外用车市场,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其实就是一个既有成熟市场,我们只是一个信息和资源的整合者,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供需双方达到一定的平衡,让双方快速、便捷地完成交易。供给方可以是当地的车行,也可以是个人有资质的车主。对于唐人接来讲都敞开怀抱欢迎。
唐人接APP上线到现在,下载量每天以四位数的量级增长;每月的成交量也是100%进行增长。目前也已经全面接入了同程旅游﹑蚂蜂窝﹑穷游网、携程、去哪儿、阿里去啊等出境游客集中的网站。通过海外用车的流量入口,未来唐人接有还将一站式解决用户在海外旅游移动过程中的问题,比如导游﹑用餐﹑娱乐等等,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唐人接创始团队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境外目的地资源,因此对于整个旅游行业的境内外资源、信息整合,有天然的把握和运营能力。这家公司在天使轮得到了1200万元人民币投资。在这个创投寒冬,很多创业团队都发愁难以找到投资人的支持,但事实说明,有优秀的团队和切实可行的需求,得到资本的支持不是问题。
对于深耕海外中文专车服务的创业公司——唐人接——来讲,从未要做行业的颠覆者,更不会有“干掉”任何服务终端的疯狂想法。在唐人接创始人安晶看来“当今的生存模式,一定是重度垂直化的分工,高效的整合,共生才是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