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评论
公司业绩整体略低于此前预期,主要受电表收入确认及电站开发费用影响。公司业绩略低于此前预期:公司电表业务收入确认相对招标滞后约半年左右时间,2013年下半年招标数量少影响了2014年电表业务收入与利润确认。同时,2014年下半年部分中标订需到2015年确认,也影响了收入水平;此外,公司加大电站开发力度,目前实现并网180MW,虽未贡献2014年业绩,但影响了部分费用。
立足传统电表主业积累的资源优势,公司加快布局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营。前并网80MW,预计2015、2016年分别新增200、300MW以上规模,公司在江苏、山东、安徽等地项目资源丰富,后期增长确定性强。于此同时,通过与山路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积极介入地面电站领域,目前已并网100MW,后期开发规模预计与分布式相当。
非公开增发顺利推进,融资18亿元满足GW级别电站开发资金需求。2月10日公告补充部分非公开增发材料,预计增发近期有望进入核准程序,大概率上半年完成增发。公司本次募集资金不超过18亿元,此前具有超募资金10亿元,考虑电站杠杆水平,可满足近1.5GW左右电站开发资金需求。
传统电表主业维持平稳增长,贡献稳定现金流与资源支持。公司2014年共中标国家电网招标12.24亿元,同比增长近50%,其中下半年(第三批与第四批)中标5.25亿元,同比增长132%。同时,公司积极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拉美、南非等市场持续获得突破。我们判断公司后期电表业务将维持平稳增长,既贡献盈利支撑,亦为电站开发提供现金流与资源支持。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电表主业稳定增长,电站业务贡献盈利弹性扩张,预计2015、2016年分别实现净利润6.24、8.34亿元,按当前股本计算,EPS分别为1.76、2.35元,对应PE为17、13倍,继续维持推荐。
隆基股份:强强联合EPC龙头,推动国内单晶发展
隆基股份 601012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邬博华
事件描述
隆基股份与特变电工(13.02 +1.8%,问诊)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公司将特变电工及其下属公司作为合格供应商,2015年采购不低于3000吨多晶硅。2)特变电工下属公司在采用隆基股份单晶组件与采用国内一线品牌多晶组件电站系统建造成本持平的条件下,2015年采购不少于100MW的高效单晶组件。3)特变电工及其下属公司、设计单位进行光伏电站设计及EPC业务中积极向业主、投资方推荐隆基股份及其子公司的单晶组件。
事件评论
强强联合EPC龙头企业,推动国内单晶市场发展。高效单晶组件作为公司战略扩张的重要一环,在公司未来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快速推进国内单晶市场发展,公司采用多条腿走路的方式:1)与大型EPC企业合作,如本次合作的特变电工为国内EPC龙头,年开发量近1GW;2)与大型电站运营企业合作,如此前合作的国开新能源;3)自有团队销售与EPC项目,如公司成立清洁能源公司,定位电站EPC,促进组件销售。2015年公司计划实现组件销售500MW,预计贡献利润5000万以上(不含硅片环节利润),中期销售目标2GW,是后期主要的业绩增量之一。
单晶硅片产销规模扩张,持续高增长确定。全球单晶需求持续向好,公司作为全球单晶硅片龙头企业,成本、技术与客户优势明显,产销规模持续扩张,2014年实现硅片销售2GW,年底硅片产能达3GW,伴随后期募投项目逐步投产,预计公司2015、2016年底产能将分别达到4.5、6GW,预计2015年出货大概率超3GW,同比增长50%以上。
持续推进成本下降,力争打造面对多晶成本领先的龙头企业地位。公司通过多次拉晶技术、金刚线切割、薄片化等技术应用,持续推进非硅成本下降,目前公司非硅成本约0.10美元/W,逐步接近多晶的0.08美元/W的水平,公司规划2-3年内非硅成本达到0.06-0.07美元/W,力争获取面对多晶的成本领先优势,我们认为实现这一目标不无可能:1)目前公司金刚线切割比例约50%,后期将进一步提升至90%,公司金刚线切割成本已低于砂浆切割,且后期降成本空间较大;2)导入单晶快速生长技术,有望实现单晶生产速率30-40%的提升,增加单晶单炉产量,摊薄成本;3)进一步推进薄片化等。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单晶硅片业务高增长确定,组件与电站贡献增量,预计2015、2016年EPS为0.97、1.55元,对应PE为33、21倍,继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