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考虑到百度数据业务及其市值,以及公司大数据业务的先发优势。对于一个已经掌握全国30%以上省级运营商数据资源的企业而言,我们认为公司市值与类似公司相比,应在在百亿以上,后期一旦产业链完善,后续空间更不可限量。
我们看好公司发展,调高公司评级至“买入”。
关键假设点:收购标的深圳博瑞得大数据业务符合预期与大众不同的认识:市场普遍认为博瑞得仅仅是运营商外包做信令监测业务的公司。我们认为,公司在数据处理技术上优势明显。博瑞得凭借技术优势,更重要的是,公司占据的资源别人不可复制,先入为主的壁垒难以撼动。目前已经覆盖中国联通23省(联通基于欧式WCDMA的3G网络,以及FDD-LTE的4G网络最早形成移动数据运营能力,数据通信业务领先于其他运营商),中国电信9省(美式CDMA2000的3G网络,以及FDD-LTE、TD-LTE混合组网的4G网络),中国移动4省(自主式TDS-CDM的3G网络,以及TD-LTE改造的4G网络),并在2014年10月中标广东移动4GLTE信令监测项目,在中国移动内部产生了引领和示范作用,我们预计在本次中国移动集采中拿下三分之一份额,奠定最大的用户市场。而且随着数据流量的增长和运营商流量经营投入加大,会有持续扩容需求,保证业务稳定增长。
市场对大数据应用的进展预期不足。我们认为,大数据市场将呈高速增长态势。参考苏宁云商、阿里通信等虚拟运营商对行业的预估与自身的业务规划,我们预计2015年大数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亿,并呈高速增长态势,2018年有望达900亿。虽然大数据这一概念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实现完全成熟的盈利模式,但是近期的一系列案例均能看到相应的模式正在走向成熟。比如,运用信令大数据分析旅游景点人流动态数量的产品已经出现,如果合理应用,类似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将完全可能避免;百度推出的地级市精准营销也使大数据应用在营销上成为可能;美国Palantir作为大数据产品提供商估值更是达到150亿美元。中国联通下属企业北京新时讯已经发布了相关产品,未来由于信令包含了所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数据,淘宝和京东等均有可能成为其客户。
市场认为估值偏高。博瑞得公司是数据采集、分析、画像不仅仅涵盖数字营销领域。对于明家科技、腾信股份的数字营销只是数据采集分析后的一个应用,而其市值均已经接近百亿。美国上市的亚马逊和京东商城至今没有盈利,但市值依然达到1140亿和320亿美元,我们对于高速成长的具备战略资源的上市公司不能拘泥于市盈率的估值。博瑞得的信令数据能应用到所有这些领域,其目前摊薄后不到50亿的市值并没有高估。未来电商,互联网金融,旅游,医疗,教育等每个应用如能发展成熟,都将有上百亿市值空间。
另据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权威数据显示,2012年大数据对全球IT开支直接或间接推动达960亿美元,而到2016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2320亿美元。据国内有关机构初步预算,未来中国大数据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2万亿元,将给IT行业开拓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卡位移动互联马六甲,抢占底层数据入口股价催化剂:微信从1月22日起测试朋友圈商业广告,将极大程度唤醒企业主对“数字营销”的认知,数字营销深入人心,明家科技,腾信股份,科达股份等个股二级市场表现持续火爆。
并购增发完成。
风险:业务开展低于预期。
东方国信:运营商数据的管家和对外接口人
研究机构:长城证券 分析师:金炜
投资建议:
数据的价值将在互联网时代得到充分体现,随着运营商传统业务增长减缓以及各行业对数据需求的越发强烈,运营商进行规模的数据流量变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东方国信作为对运营商数据最为了解的公司,有望成为运营商数据的对外接口人,帮助各个行业的数据需求公司对接运营商数据。从更长远角度来讲,公司(屹通)还有望参与银行的数据运营。手握运营商和银行两大行业数据的公司在A 股上市公司中并不多见。我们认为公司目前护城河在增高,且即将迎来运营商数据流量变现的爆发期,公司金融电信业务布局完成,有持续对外收购预期。我们维持公司2014-2016 年EPS 分别为0.48元、0.76 元及1.08 元,对应目前股价PE 分别为64x、40x 及28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投资要点:
运营商所拥有的数据是较为优质的数据:我们之前已经提到过运营商所拥有的数据是较为优质的数据,原因如下:一、运营商掌握数据全面充足。电信的领域之中,数以亿计的通信用户基数保证了数据的海量和多元性。二、数据提供的可持续性。通信网络的时时存在为数据的持续和更新提供了保证。三、运营商在网络、业务运营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可获取用户真实的身份识别、终端识别、业务识别、位置识别、关系识别和消费能力与信用识别等特征数据,具备从虚拟到现实的双重数据属性。
运营商的数据需要内部集中化、标签化后才能被外界使用:鉴于运营商数据的优质,征信、互联网广告、小额贷款及保险等业务领域公司均有极强利用的想法。过往运营商的数据往往用作自用,主要用于客户维系或者网络优化方面。随着移动增量用户的减少以及运营商互相竞争的加剧,运营商已经有较强的数据变现想法。但运营商目前由于分级数据体系的现状,集团层面无法获取全面的数据,运营商需要先进行数据集中化,这个集中既包括了省公司数据向集团公司的集中,也包括了从原来B 域数据向O 域和M 域的集中。另外为了不透露用户个人信息,运营商需要对用户数据进行标签化,分类。只有集中和标签化这两项工作完成后运营商才能以集团为单位对外开展数据运营业务。目前联通和电信在这方面走在三大运营商的前列,移动滞后。但即便联通和电信的大集中也尚未完成,我们预计随后的2-3 年,运营商在数据处理、集中及标签化上面的投入会持续增加,维持稳定的增长。
东方国信在运营商数据变现业务中扮演数据管家和对外接口的角色:东方国信在运营商BI 领域深耕多年,对运营商的数据有较深入的理解及处理能力。在运营商数据变现业务上面,东方国信既参与了集中化也参与了标签化的工作。东方国信首先扮演的是一个数据管家的角色,东方国信为运营商做好各个域数据的分类和存储工作。另外东方国信扮演着对外接口人的角色,像我们之前提到的运营商的数据需要标签化才能对外提供,目前联通和电信这两个运营商数据的标签化工作均是东方国信在主导,也就是说东方国信将是带领数据需求方公司最快理解运营商数据的厂家。综上,运营商未来数据变现业务中一定会有较多“中介”公司出现,来对接数据需求方,但我们认为东方国信将是对运营商数据理解最为充分的一个“中介”,未来可能将对接DSP、征信、小贷等诸多需要运营商数据的公司。
公司未来也同样有望对银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公司去年收购的屹通主做银行的移动支付端和移动营销。目前已经收获近80 家银行客户,屹通已经为其中50 家银行客户完成了移动支付端的开发,目前使用公司开发的移动支付用户已经达到4000 万户。基于对用户数据的分析,公司也在和银行一起做一些增值业务的精准营销尝试,例如向定期存款到期的用户手机推送理财产品等。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盈利收到压缩,互联网银行也对实体银行造成了一定分流,和运营商类似,银行后期也会有数据变现的想法。我们认为屹通目前作为国内最大的银行移动支付端开发厂商,未来与银行一起在基于用户数据进行广告精准营销等方向有极大潜力。
公司未来将金融电信行业齐头并进:公司在去年对中移动做了较多工作,承接了中国移动的MPP 数据库建设。预计2015 年公司对中联通收入有望达到2.5-3 亿元,电信和移动希望各自突破1 亿元收入,2015 年公司运营商业务部分收入有望达到5 亿。公司目前有母公司金融事业部、科瑞明及屹通三部分投入在金融业务领域,屹通业务目前增长较快,2015 年公司整体金融业务利润有望达到6 千万。鉴于公司在前两年的良好布局,公司未来两年不仅会维持40%以上的利润增速,还将在电信金融齐头并进,慢慢降低大客户依赖。
投资建议:数据的价值将在互联网时代得到充分体现,随着运营商传统业务增长减缓以及各行业对数据需求的越发强烈,运营商进行规模的数据流量变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东方国信作为对运营商数据最为了解的公司,有望成为运营商数据的对外接口人,帮助各个行业的数据需求公司对接运营商数据。从更长远角度来讲,公司(屹通)还有望参与银行的数据运营。手握运营商和银行两大行业数据的公司在A 股上市公司中并不多见。我们认为公司目前护城河在增高,且即将迎来运营商数据流量变现的爆发期,公司金融电信业务布局完成,有持续对外收购预期。我们维持公司2014-2016 年EPS 分别为0.48 元、0.76 元及1.08 元,对应目前股价PE 分别为64x、40x 及28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