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去年为止,双汇集团已经在肉制品行业走过30个春秋。从今年开始,在继续前行的路上,双汇开始不断变换着步伐。
压轴食博会
5月16日,在第十三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上,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现场试吃公司新研发的十几个新品,成为食博会上经典的一幕。
随后,万隆还邀请嘉宾们仔细品尝了双汇生产的各类产品。作为漯河市本土企业翘楚,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的双汇集团,在此次食博会上当仁不让,再次成为“人气王”。
据悉,本届食博会共邀请境内外参会投资商675名,重要团组20多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0家,国内500强企业10家,行业百强、知名品牌企业80多家,知名商协会30多家。
受到行业深度调整,以及产业模式发生转变的影响,被业界誉为“天下第一会”的全国糖酒会近年来呈现了参展商数量缩水,人气降低的萧条景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区人口仅70万,地处中原的小城漯河市所打造的食博会,十几年来从一个地方性展会,逐渐发展为全国乃至全球食品行业的交流盛会,成为食品产业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由此,食博会也成为诸多企业争相“走红毯”的一个平台。
而大本营就设在漯河的双汇,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今年以来,双汇推出了上选鸡腿王、智品牛肉王、食享鱼肉王、弗吉尼亚烤香肠和酸萌萌香肠十几款较为高端的新产品。同时,这些产品也瞄上了年轻人,因此风格包装更趋于年轻化。“食想家”、“我是摇滚青年”、“直言爱、不怕酸”等广告语都契合了当下年轻人的语境。
食博会当天,双汇的新形象很讨喜。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和参展人员,甚至是单纯的吃货,都前往双汇的展台试吃和咨询。
双汇集团公关宣传中心相关负责人对新金融记者表示:“今年推出的新品着重增加了时尚元素,希望能够贴近年轻消费者。未来,双汇将继续以新品类、高品质和更加时尚的新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完善产业链,大建养鸡场
双汇开始养鸡了。在这之前,双汇此前已经有了自己的养猪场。
按照这种节奏,双汇好像离“六畜兴旺”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据了解,这个肉鸡养殖一体化项目,是双汇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总投资18.3亿元。投产后,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利税4.5亿元。该项目按照国际标准建设,是全产业链运作的大型现代化养殖加工项目,包括种鸡繁育、种蛋孵化、商品鸡饲养、饲料加工、肉鸡屠宰、肉制品深加工 、生物工程和有机肥料等36个小项。
继去年试探电子商务之后,双汇相继做出了一系列新的尝试。而此次开始养鸡,意义则更为深远。
今年来,虽然禽类整体安全得到控制,但偶尔仍会有小范围的病鸡病鸭事件,让人们时而恐慌。
按照发展规划,双汇的肉鸡养殖一体化项目在未来两年内实现5000万只饲养规模,将进入中国白羽肉鸡养殖行业前十。双汇自己养鸡后,鸡肉质量将进一步得到把控。
不过,全面投产实现5000万只肉鸡的饲养规模,仍然不能满足双汇年消耗60万至70万吨的用量,双汇还需要外购。但和之前相比,由于已经可以自身提供一部分鸡肉,双汇与外部供应商谈判时,议价能力将会增强。
从动辄18.3亿元投资的大动作来看,双汇的思路似乎并不应该由此中断。
有相关人士透露,双汇开养鸡场,满足自用是放在首位的。“未来顺利的话,双汇想成为麦当劳和肯德基的鸡肉供应商。”
同时,也有权威人士称,未来不排除双汇会发展牛羊鱼肉制品,实现产品的进一步多元化。
转型迫在眉睫
去年,正值双汇集团成立30年。就在这个节点,双汇决定,和以往的辉煌挥别,重新思考再上路。
由于今年一季度国内猪肉市场不景气,肉制品市场哀鸿一片。
得利斯(行情002330,咨询)201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50亿元,同比下滑13.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82万元,同比下滑17.73%。雨润食品虽未公布季度报表,但是从其2014年年报营业额同比减少10.6%的情况来看,公司压力也很大。
由于整体肉制品行业的低迷,所以今年成为双汇调整战略的一年。而今年做出的改变,也是公司历史上最重视的战略转型。
双汇先是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推出系列新品来迎合新常态下的市场变化、通过推出系列新品来迎合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随着80后、90后以及0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公司通过推出新品迎合需求的战略将显著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公司进入战略调整时期的同时,新产品的推广也将逐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在产品方面,双汇今年的战略布局是“稳高温、上低温”和“稳老品、上新品”。
从当前新品销售状况来看,今年推出的新品销售状况良好,某些热销产品甚至供不应求。
当然,对于今年的这批新品,双汇也在市场推广方面下了以往不曾有的力度。
未来几年,双汇也将加码网络拓展。按照双汇的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每年网点数量将增加10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