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控阵CT技术是近年来医学影像领域的重大突破,它结合了相控阵雷达原理与传统CT成像,通过分布式X射线源阵列和探测器环的电子控制替代机械旋转,显著提升了扫描速度、分辨率和安全性。以下是当前A股市场与相控阵CT技术直接相关的核心概念股及其业务关联:
一、核心部件与技术研发企业
盛视科技(002990)
通过投资全球首台相控阵CT研发企业纳米维景(持股0.9554%),深度绑定技术源头。
纳米维景的光子流探测器技术突破进口依赖,空间分辨率达25lp/cm,为相控阵CT提供核心探测器支持。
奕瑞科技(688301)
与纳米维景存在日常性关联交易,为其提供高端影像设备所需的探测器部件。
相控阵CT产业化将直接带动其探测器业务增长。
国力股份(688103)
控股国产CT球管领军企业昆山医源(14.5%股权),其8mHU高热容量CT球管已量产,液态金属轴承技术进入验证阶段。
相控阵CT需24个球管组成射线源环,公司有望受益于球管需求激增。
斯瑞新材(688102)
供应CT球管核心零组件,包括高纯度金属铬粉、钼铌合金靶盘等,低温研磨金属铬粉技术打破国际垄断。
2024年靶盘产能提升至3万套/年,支撑国产相控阵CT球管制造。
二、整机设备与临床应用企业
联影医疗(688271)
国内CT设备市占率第一,2025年8月在上海瑞金医院、中山医院部署光子计数能谱CT(相控阵CT)并启动临床测试。
采用24射线源环+64探测器环设计,空间分辨率提升64倍,引领高端CT国产替代。
美亚光电(002690)
国产口腔CBCT龙头(市占率超30%),具备探测器精度优化及成像算法技术储备。
相控阵CT技术向基层医疗渗透时,其口腔CT业务有望向全身CT领域扩展。
万东医疗(600055)
医用X射线机国内市占率第一,正在研发CT球管并计划2026年推出。
相控阵CT的发展热潮将加速其技术研发进程,优化产品布局。
三、潜在受益产业链企业
铖昌科技(001270)
主营相控阵T/R芯片(用于卫星通信、雷达),其波束控制技术与CT电子扫描原理相通,但尚未涉足医疗影像,需谨慎区分技术应用场景。
核心投资逻辑
技术壁垒:相控阵CT的核心突破在于分布式射线源环+光子流探测器,相关部件供应商(盛视科技、国力股份、斯瑞新材)优先受益。
国产替代:联影医疗作为整机龙头,推动高端CT国产化;纳米维景技术落地加速产业链自主可控。
临床价值:微米级分辨率助力肺癌早期诊断(检出率提升50%)、骨科手术精准化,市场空间广阔。
风险提示
临床验证进度:联影医疗的临床试验数据若未达预期(如低剂量成像稳定性),可能延迟商业化进程。
量产能力瓶颈:光子流探测器晶体生长工艺复杂(良率<60%),球管阵列需24个高一致性部件,短期产能或受限。
数据挑战:单次扫描生成20GB级数据(传统CT仅200MB),需配套AI重建算法升级,否则增加医生诊断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