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海新一轮轨交规划获批的同时,近期以来,包括重庆、杭州、济南几个强二线城市的新一轮轨交规划或者规划调整也密集获批。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批复《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批复指出,为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支持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完善轨道交通网络结构,原则同意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新增4号线二期、5号线北延伸和5A线等3个项目。
这3个项目总长度70.51公里。项目建成后,重庆市将形成总长约486公里的轨道交 通网络。新建项目总投资455.70亿元,其中资本金比例40%,计182.28亿元,由重庆市财政资金解决,资本金以外的资金利用国内银行贷 款等融资方式解决。
国家发改委关于调整《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的批复显示,新增机场快线,3号线(文一西路-星桥路站)北延至西站新城片区,5号线(香樟路站-绿汀路站)西延至老余杭片区,新增线路68公里,总规模里程达到264.1公里。
其中,机场快线线路自吴山西站至靖江站,长58.5公里,设站15座,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原则采用A型车,投资419.8亿元。项目建设工期4年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2015~2019年)》的批复, R2线一期工程调整为王府庄站至彭家庄站,敷设方式以地下线为主,线路增加1.2公里,调整为36.4公里;西二环站至历山北路站区间增设4座车站,西周家庄站以东区间增设1座车站,共设站19座;投资增加约29.3亿元,调整为22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下半年以来,随着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的加大,一二线大城市的地铁建设也在加快推进。
今年7月17日,国家发改委重新启动了规划审批工作。7月30日,国家发改委审议通过了吉林省长春市第三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长春市第三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包含5号线、6号线、7号线、空港线、双阳线等8条线路,总长135.4公里;总投资787.32亿元。这也是时隔近一年之后, 新一轮城轨审批重启。
其后的8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对《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作出批复,同意建设6号线、7号线、8号线及S1线等4个项目,规划期为2018至2023年。线路总长137公里,总投资约为950亿元。
不过,城轨规划重启审批,并不意味着此前陷入停滞的所有申报项目都将获得通过。实际上,今年下半年以来,轨交规划获批的几个城市均为城区人口规模较大的一二线大城市。
广州一位地铁系统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些三线城市和弱二线城市因为城区人口少、客流量太少,修建地铁会存在过度建设和浪费的问题,并对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但一二线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多,仍在不断积聚人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该人士认为,三线城市和弱二线城市线路客流量小,很多线路无论是广告收益,还是建立在客流量基础上的土地增值都相对有限。但一二线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大,地铁线路客流量大,沿线的土地增值和广告收益空间都很大,而且能有效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很好。因此在本轮轨交发展中,一二线大城市是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