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着2018年的尾巴,众声喧哗中,5G已来。
2018年12月19日,华为发文称,目前华为已经获得25个5G商用合同,5G基站商用发货数量已超过一万个,华为5G智能手机将在2019年下半年实现规模商用。而就在12月18日晚,美国电信运营商AT&T宣布,将于12月21日起在全美12个城市推出移动5G服务,用户每月套餐70美元。芬兰运营商Elisa日前也推出全球首个5G套餐。
对于产业链来说,5G部署的赛跑早就开始,接下来的一年将是真正展示肌肉的时间。在12月上旬的一场5G路演活动上,爱立信东北亚区首席市场官张至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道:“从时间上来看,北美的商用,因为有FWA(固定无线接入Fixed Wireless Access),2018年已经开始,明年预计会有5G的移动商用。欧洲将5G更多的精力放在产业互联网上,美国和欧洲(以芬兰为代表),都已经开始进行了频谱的拍卖,完成了频谱的释放。”
本月,中国的频谱方案也已确定,谈及亚洲的5G进程,张至伟表示:“2019年,中国也会有预商用的网络出现,韩国最激进,预计今年年底会宣布在2019年真正有规模地进行部署,日本则一直是以2020奥运会为目标,推出适时的5G业务。”
但是在商用步伐推进的同时,本周3GPP标准又表示5G标准中的R15 Late Drop版本将冻结推迟。而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Late Drop版本延迟,会影响R16标准的进度和一些5G服务的推进,但是目前对厂商们的5G部署没有太大影响。
加速部署
近日,根据GSA(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的最新报告,在2018年7月,有66个国家的154家运营商投资5G设备,到了11月,投资5G的运营商数量就增加到192家,国家数量也增长至81个。
尽管对于运营商来说杀手级应用、商业模式还不确定,但是所有的技术储备都在等待未来两年的爆发。目前各国预计的5G商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9-2020年,因此现在从芯片厂商、设备商到运营商都在开展前期部署工作,进行试验。
首先从设备商最新进展来看,在2018全球移动宽带论坛(MBBF2018)上,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就谈道,今年华为已经向世界各地的运营商客户,提供了超过1万套5G基站。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110个市场部署5G。在12月19日,华为还在官方声明中表示:“在德国的业务一切正常;积极参与法国各运营商的5G建设;在日本,正在积极参与运营商的5G标书答复和实验局测试;新西兰政府虽对运营商提交的5G方案有不同意见,但监管流程尚未走完,客户均表示与政府继续斡旋,与华为合作保持不变。”
爱立信同样进展迅速。其在2018年9月和高通完成了39GHz毫米波频段的数据呼叫;10月,和高通使用手机大小终端完成了全球首个符合3GPP标准3.5GHz频段上的5G OTA呼叫;11月,还和启基科技、高通一起推出了热点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