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移动3GPP资深专家、3GPP RAN副主席徐晓东对此解释道:“首先Late Drop是3GPP在2018年6月关于R15冻结节奏的第一次官方描述,在最初立项的时候,综合考虑各运营商,各地区的部署诉求,明确了三大类架构会在R15完成:一是基于4G核心网(EPC)的LTE-NR双连接架构(NSA);二是基于5G核心网(5GC)的独立组网架构(SA);三是基于5GC的NR-LTE/LTE-NR双连接架构。但考虑到3GPP的实际工作负荷,在R15既定的时间点内,只有前两类架构能按时冻结,但一些运营商仍然希望第三类架构能够保留在R15版本内,所以就引入了Late Drop的概念。”
“Late Drop是可选功能,只是5G网络部署众多可能架构中的两个选项,由于其部署是要将LTE从EPC迁移到5GC,这在5G部署初期,将面临众多的风险和挑战,包括影响4G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运营商在初期采用这两种架构部署5G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进一步说道,“同时,所有Late Drop的后续研究内容都不会影响现有已冻结的R15协议版本(SA和基于EPC的LTE-NR NSA),因此不会影响中国移动的5G部署计划和时间点。”
由此可以看到,对于运营商而言,此次延迟影响不大,设备商也持同样态度。12月19日,张至伟告诉记者:“总的来说,没有什么影响,6月份完成的R15标准包括了非独立组网NSA和独立组网SA的各一种方案,先行的运营商不管选择哪种方式都有标准方案可用于部署。Late Drop制定的几个方案更适合5G大规模部署后的建设,而且承诺和之前的标准兼容。从设备商的角度看,我们会把设备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来支持Late Drop,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