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前期一系列政策制度的修改为金融开放扫清障碍,近期,外资纷纷加码入局中国金融市场,从首家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到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筹建获批,中国银行保险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加速对外开放。
11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消息称,在完成富邦华一银行有限公司筹建重庆分行、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筹建工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大韩再保险公司筹建分公司等10项市场准入申请审批后,近日又批准香港集友银行有限公司筹建深圳分行、德国安联保险集团筹建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
其中,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将成为我国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而就在本月初,美国运通“破冰”中国银行卡清算市场,其在中国境内的合资公司连通公司获准筹备。业内人士认为,二者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进程都均具有“里程碑”意义。
特别是今年8月,银保监会正式发布《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下称《决定》)后,金融业开放进一步加速。根据第一财经梳理,已有超过7家外资银行筹建分行或将支行升格为分行,此外还有两家两岸合资发起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加速布局非银领域。
外资险企积极抢滩
此次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的获批筹建,是中国金融业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一大积极举措。
根据银保监会的筹备批复显示,11月23日,银保监会已同意安联集团筹建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安联中国”),筹建期为自批复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公司将注册在上海。
安联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奥利弗·贝特(Oliver B?te)说,作为首家获批在中国筹建保险控股公司的外资保险公司,此举将帮助安联中国在这个战略市场上继续扩大布局。
安联集团表示,安联(中国)是其全资保险控股公司,获批筹建将提升安联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及财务灵活性,待正式成立时,安联中国将得到与其设立申请相一致的强劲资本金支持。根据安联集团方面的研究,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保险市场的增长,在未来十年,中国的保费规模将每年增长14%。
目前,外资对财险公司的持股比例已经全部放开,合资寿险公司外资持股比例也将放宽至51%,且3年后不再设限;开业3年以上的在华外资保险公司在华投资设立的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及保险公估人,可以申请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及保险公估业务。
虽然在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中,保险业开放最早,但外资险企在国内保险市场的发展仍然“水土不服”。截至2017年末,外资险企在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不到6%。
英杰华集团(AVIVA)亚洲区首席策略官木村(Alex Kimura)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说,监管环境、外资险企对中国市场的洞察不够深刻等,都是造成外资险企市场渗透率较低的原因。
不过,这一情形正随着保险业的加速开放发生改变。从银保监会此次公布的保险业对外开放阶段性成绩单情况来看,外资险企布局中国市场亦态度积极。
政策障碍扫清开放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