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行全面提高了股权基金的托管门槛。针对契约型基金,必须先完成备案;针对有限合伙型基金,可以先签署托管协议,开户签约,但只能在备案完成后出款。”一名中型股份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该行并未表示暂停契约型基金托管,但契约型和有限型基金的托管门槛变高了。
记者了解到,针对有限合伙型基金的托管,该行对管理人、投资人、项目均提高了要求:管理人的实缴资本不能低于1000万;个人有限合伙人(LP)的人数不能超过10个;投资项目不允许为明股实债、保本理财,且不可设置回购条款。
该银行的做法并不是个案。
“我们行在做方案调整,不管是哪一类基金,门槛都会更高。现在也有很多私募公司找上门,契约型和有限合伙型都有,我们都建议他们暂时等一等。”一名华南区股份行人士表示。
“托管一直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有华南区私募人士直言。他告诉记者,该公司一只合伙型股权基金(一期)原定在某国有大行做托管,后来对方单方面提高了准入要求,最终没有接受这只规模不大的基金;随即该公司联系了某大型股份行,可该行在今年2、3月就已暂停了合伙型股权基金的托管;此后该公司联系到某大型券商,但该券商对管理公司的规模和成立年限有要求,还必须多次尽调,最后也不了了之;最后,该公司找到了上文所述并未暂停契约型股权基金托管的股份行,并辅以合作上市公司的材料,才完成了托管事宜。
他告诉记者,现在业内好多只股权基金托管都遭遇到了“卡壳”,目前他们也只能加强跟协会的沟通,希望事情能有好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