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统计,2016年我国出境医疗旅游的游客超过了50万人次,均价超过了5万元,市场容量近300亿元。
近两年,癌症用药地下代购产业链备受关注,除了较大的价格差异外,对进口药及创新药的巨大需求让海外医疗旅游成为了癌症等重症患者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据统计,2016年我国出境医疗旅游的游客超过了50万人次,均价超过了5万元,市场容量近300亿元。2017年10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调整进口药品注册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允许进口药同步研发申报,优化注册申报程序,取消部分进口药品在境外上市的要求。
随着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建设稳步推进,进口医疗器械的审批权的下放有望实现中外药品的同步使用。
“我国的食药总局规定,国外药进口,还是需要进行临床试验,虽然只要求从III期开始就行了,但由于有排队、申请、试验、审批等环节,进口药上市速度仍然赶不上市场需求。”6月1日,知名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家郭凡礼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决定》的出台也加速了进口药审批速度。
癌症用药代购崛起
有业内人士指出,价格差异、新药滞后、虚弱的仿制技术、有限的医保覆盖是催生地下癌症药代购产业链出现的根本原因。
在这个市场上,印度的仿制药因其低廉的价格而占据大半江山,类型分为印度本地仿制药和外企在印上市原研药两种,仿制药多为口服,原研药则多为注射。比如,印度仿制药来那度胺(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和抗血管生成等多重作用)10毫克进货价300多元,25毫克700元,在印度上市的原研版伊布替尼价格为17000(元)至19000(元),而国内售价是48600元/瓶。
从药品进入国内的方式来看,分为直邮和“人肉”托运。可室温储存的药品会通过快递方式进行运输,需要恒温冷藏储存的药品则会被放进保温箱中,人工运回。当数量超过邮寄限额或人力托运能力的时候,印度药一般会从香港由专人负责通过海关,然后带入深圳,发往全国。
此外,进口药在国内审批上市的进度也相对滞后。CFDA的数据显示,2001—2016年美国批准上市433个新药,在中国上市的只有133个,占30.7%。近10年在我国上市的29个典型新药,上市时间比欧美晚5—7年。
“地下癌症药代购产业链正是说明了当前的医疗环境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主要是国外新药难求、国内供给不足和价格虚高问题。”优品财富医药行业研究员蒋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新药审评进入快车道,进口药品报批提速,从5月1日起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为零等政策相继出台,但由于政策落地到最终成效仍需时日,短期内地下癌症药代购产业链可能继续存在,但是从中期来看,“有药”、“买得起”将逐渐落实。